语言的真实表意,是指语言文字所创造的一个意义指向相对明晰的、特定的、真实的意思。这个语意,往往通过一些有表现力的语句或细节,并运用一些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其特点具有隐藏性和丰富性,需要我们仔细推敲才能获得。本文从语言“情境”、语言细节以及对文本的整体表意上进行品味、探究和把握,有技巧地将探究语言的真实表意落到实处。 一、以情求真,在情境中体味语言的真实表意 1.入情朗读体味语言意蕴 感情和意蕴,靠理性地文字解析是苍白和冰冷的,学生不会有深刻的印象。朗读是一种很好的探求语言真实表意的方式,入情朗读能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达成感情上的共鸣,强化主观感受。反复潜入文境,尽情涵咏,能自主体会到语言的韵律美和意境内涵,达到“入情”“知味”“达意”的效果。 《故乡》一文中,有个句子“闰土哥?!——你来了……”这语言看似非常的简单朴实,却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引导学生浸入苦难深重的时代,通过上下文语境,入情入境地朗读,会很自然地感受到闰土人生的巨大逆变,形体和心灵被严重摧残,以及“我们”之间的严重隔阂和无尽悲凉…… 2.入境研读领会语言的真意 “入境”是指创设一定的场景、情境,将语言文字创设情境转化为听、感、视觉相结合的具体情境,再现生动场景,使学生在较为形象直观的情境里解读到作者真实的意思。 (1)读、视入境 就是通过深情地朗读营造情感,并配合一定的视频材料创设具体场景(即视频化),使学生沉入特定的语言情境,获得最真切的“情”和“境”的体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表达意思和所反映的真实情感。如《安塞腰鼓》一文,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朗读,然后播放伴有录音视频进行造“境”。由于获得“真情境”的体验,学生就很快地读懂了陕北人民的粗犷豪放的个性和充满生命活力的阳刚之美。 (2)读、演入境 将文本某些重要细节情境化,让学生根据背景及相关材料,使自己进入角色,进行现场演示,然后细细揣摩、体味,这样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清楚地辨别语意的偏失和真伪,从而准确把握人物内心世界微妙而细腻的情感变化,获取对语言表意最本真的理解。《孔乙己》一文,孔乙己与掌柜的对话情景,通过一个课本剧的入情演出,让学生身入演境,真切地感受到孔乙己的性格缺陷极其悲剧性的人生结局。 (3)情境对比入境 可以通过换序、换词、换句或删词删句等多种手法,造成不同情境,形成语意差别,再进行比对解读,捕捉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如“我不告诉你,妈妈。”换成“妈妈,我不告诉你”。(《金色花》)“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换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湖心亭看雪》)前后一比对,情境突变,意境悬殊,表意效果完全不同。对比中,学生不断更新认识,逐渐领悟语言表意的本真内涵,这比把一个硬邦邦的解答塞给学生要强得多了。 二、品词悟道,在思辨中探求语言的真意 1.揣摩词句探真,领会语言的表达本真 文本的真意并不在全文的所有文字中,而是蕴含在某些关键字里,因此特别要关注有表现力的字词。对这些字、词要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入情入境地“咬”“嚼”,通过揣摩比对、探究分析,引发学生联想,将其思维引向作者表意本真的空间里去,最大程度地探得表意的真实。如《社戏》一文,引导学生品味“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一句中“起伏”“踊跃”等词,通过假想和视频再现,学生很快就品出“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和行船之快视觉转换”,同时更品出了“孩子对周边情境猎奇的天性和惊人的想象力”。这样就大大丰富了语言表意的真实内涵。 2.推敲细节探真,挖掘语言表意的真实信息 细节是文学作品的最小单位,是文学的细胞。作者用一个一个的词语、一句一句个性化的语言来描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读者将通过读懂这一个一个的词语、理解这一句一句的语言真实表意,在自己脑海里再现作者描述的形象,领悟其情感。因此对细节的揣摩、推敲,能真实地捕捉到作品的灵魂。对特色细节的研读推究,更能再现作者语言表达的真实,能拓宽对语言理解的宽度和深度,能有效防止蜻蜓点水和偏颇的理解。 如《范进中举》一文: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看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仔细品读、回味,这个细节精妙极了。“看”“又看”刻画了一个迂腐又老成的读书人谨慎动态。“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而不写成“两手一拍”十分逼真的刻画出了一个行为迟缓拖沓、举止可笑的古代读书人迂态,揭露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那个“噫!好了!我中了!”的语言描述简直神来之笔,“噫”字发音本来就十分的不响亮,滑稽又古怪,表明范进长期被压抑的必然结果,即使高中了十分狂喜也表力不足;“好了!我中了!”“好”什么呢?非常本真地回答了读书一切是为了功名、富贵的畸形目的,淋漓尽致刻画了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迂人获得功名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科举制度辛辣嘲讽和鞭挞。用上叹号是人物更神形毕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