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热身铺垫,引创新阅读精彩四射

时间:2014-03-19 14:53 点击:
摘要:创新阅读应该基于一些前期的热身铺垫,让学生在自主热身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如此,语文阅读教学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深解文本,学生才有可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与文本进
  摘要:创新阅读应该基于一些前期的热身铺垫,让学生在自主热身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如此,语文阅读教学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深解文本,学生才有可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我们的阅读课堂才有可能精彩纷呈。
 
  关键词:创新阅读个性化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66-02
 
  作者简介:陈健丽(1978—),女,浙江嵊州人,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浙江嵊州市谷来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阅读应该基于一些前期的热身铺垫。导入新课后,教师应让学生像运动员在激烈的赛跑前必须做热身运动一样,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让学生查阅文中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热身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如此,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我们的阅读课堂才有可能高效。
 
  一、读通文本,创新阅读的根基
 
  从语文教学角度来看,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正如语文教育家韦志成所言:朗读是语文教学专有的第一教学法,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能、第一基本功。(韦志成《试论洪镇涛语文教学效应》)因为朗读语法规范的经典美文,学生不仅可以在诵读中因声求气,理解文意,而且经典美文中的修辞手法、语法规则等都会以“格”的形式固定在学生头脑中。因此,学生读得越多,头脑中储存的“格”也就越丰富,语感自然日益增强。当学生延伸阅读别的文学作品时,一旦遇到同样的“格”,原先储存在头脑中的“格”就会迅速发生“同化”“顺应”等作用,于是学生的语感也就在“润物细无声”中随之增强。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教学时,学生如果没有完全读通课文,没有完全理解文意,那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个性化解读文本便是一句彻头彻尾的空话。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梅花魂》时,上课伊始,就安排三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果学生朗读课文花了整整15分钟!不仅如此,朗读时,学生还犯了许多低级错误:一是字音读错,如将“缕缕幽芳”的“缕缕”读成了“lóulóu”,将“文坛”中的“坛”读成了“yún”等;二是朗读的节奏发生错误,比如将文中引用的诗歌“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读成了“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等,这样的误读不仅曲解和破坏了原诗的意义和意境,甚至令人无法理解和感知原诗的诗意和意境;三是添字加字或者漏字……面对这一幕大家都不愿意看到却又非常真实的、失败的公开课场景,无论是听课者还是执教者都无法抑制内心的焦急,以至于评课时大家一致赞同笔者提出的“读通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所以在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务必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或大声朗读或轻吟课文,让学生能流畅地朗读课文”的建议。
 
  二、走近学生,创新阅读的保障
 
  语文教学发展区理论主张阅读教学“变先讲后学”为“先学后讲”,这一理念为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明了方向。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如果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再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那么,学生往往会对文本产生非常精辟的、独到的见解。
 
  比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时,笔者曾留足时间引导学生探讨对居里夫人的看法,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位卓越的女科学家。但是,也有一位男生认为居里夫人的品格高尚,令人敬佩,但她淡泊名利却没有必要。其理由是:居里夫人贡献巨大,理应享受社会给予她的崇高名誉与地位。从表面看来,这位男生的观点并非觉悟太低的表现,而是不同人生观、不同价值观、不同名誉观等的具体表现。这一完全来自于学生的真实思想无疑是课堂中极好的生成性资源,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引导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深入阅读课文。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