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化学教学中突出对教学尺度的把握

时间:2014-02-12 17:26 点击: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化学基本功训练,突出对教学尺度的把握。文章以沪教版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为例进行剖析,从概念的形成、性质的得出、性质的拓展、教学顺序的调整和拓展视野内容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每一部分的内容都结合教学的实际进行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化学基本功训练,突出对教学尺度的把握。文章以沪教版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为例进行剖析,从概念的形成、性质的得出、性质的拓展、教学顺序的调整和拓展视野内容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每一部分的内容都结合教学的实际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尺度;感悟;总结;思路;认知;深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17-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06
  在化学教学中,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应有扎实的化学基本功,不断加强自己的化学基本功训练,突出对教学尺度的把握。在沪教版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教学中,学生的普遍反映是对这一部分知识掌握不透,主要反映在概念理解不透、反应的本质把握不清,很多化学老师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收效却甚微,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教者对这一部分教学尺度拿捏不准,学生理解知识较为困难。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尺度的把握,使化学知识恰到好处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才能真正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这一章中,对教学尺度的把握体现哪些方面呢?
  一、概念的形成:让学生学会感悟
  这一章涉及的化学概念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酸性、碱性、中性、酸、碱、盐、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如何把握教学的尺度展开化学概念教学呢?以酸、碱、盐概念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将酸碱盐的概念在开章之处交待给学生,让学生首先认识物质的正确分类,认识了酸碱盐概念后再展开这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这一套教材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呈现酸碱盐概念的完整内容,有一部分化学老师往往还是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在讲第1节内容《溶液的酸碱性》时,就在黑板上出示酸碱盐的概念并反复强调,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深化,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没有形成的过程。其实,这套教材中酸碱盐的概念在具体的反应中有所呈现,这就要求老师在讲授酸碱盐概念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首先从日常生活着手让学生感受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的存在,继而在酸碱盐具体化学反应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酸碱盐的概念(形式组成、特征离子)。比如在学习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2页“盐酸、稀硫酸、醋酸和硝酸在水溶液中能产生H+,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很容易得出:所有酸的水溶液都含氢离子,这是酸的本质;也让学生理解酸在组成上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得出酸的概念: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同理,通过学习大量具体碱的化学反应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6页交流与讨论部分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这是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的原因”。这一段文字给出碱的本质:必含OH-;更值得一提的是,对盐的的教学更应把握好尺度,教者可从具体的酸与碱的反应中寻找盐的概念,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2页“从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事实,你能否说明盐的组成特点?”这一段文字让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酸和碱反应的本质是H+和OH-反应生成H2O分子,留下的是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阳离子,这样一来,盐的组成暴露无疑了。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盐的概念:由酸根离子与金属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本质上解酸碱盐,从而得出酸碱盐的概念,让学生从具体的感性事例中寻找概念的本质,让学生学会感悟知识,学会感悟问题的本质,达到教与学相长的目的。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