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要求以来,"素质教育"已经多次写入了教育的政策文件,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1999年6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是将"素质教育"确立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长远方针。但是,素质教育的理想在"教学质量=考试分数""办学水平=升学水平"等依然有力度的理念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分数、成绩、升学率"依旧是一些教师无法回避也挥之不去的心理阴霾。在这希望与阻力并存的"多云"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其素质教育功能表现得怎么样呢?更多人还是愿意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书本知识为主,考试分数为重;分数就是学生学的水平,教师教的水准。所以学生地理学习行为最常见的是"背"--背地名、背物产、背地图。大到七大洲、四大洋,小到一根经纬线……地理涉及到的自然、人文的知识能背的都背!这样的地理教学本应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课本呈现与实践探究""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和谐共振的关系,在有意与无意当中被割裂,被脱节,被损害,被缩减为对地理知识的纯粹巩固。学生在义务教育地理教学洗礼下本应构建起的空间概念、地理思维、区域分析能力却茫然不见,就是那些背下来的知识也随着考试结束而被遗忘! 新版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回答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要体现如下三个基本的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这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新课程理念下地理学科的本色。 地理课程性质是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作为帮助学生感受不同区域地理特征,用地理的视角去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提升生活的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地理教学,必须兼顾到义务教育地理学科自然和人文双重性质,并彰显其地理学科本色。 一、地理学习内容的生活本色回归与彰显 著名的捷克教育理论家和教育改革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指出:"无论什么东西不可因它在学校里有价值去学习,要因它在生活上有可用才可学。这样一个学生的知识才不至于一出学校立刻就忘记。"可原来地理课程结构过分强调了学科本位,人为地割裂了知识间,特别是与生活的联系,让很多学生成为"无用的书生"。 现行的地理教材无论是什么版本都在努力删除以往教材里过难、过深、过偏的知识,加大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突出反映学生生活里经常可以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让地理课程回归其生活化的本色,防止过度的学术化、专业化。彰显地理学科的生活本色,让地理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这要求地理教师要立足教材,面向生活,创设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情境,体验学习生活中地理知识的乐趣。例如用"北京的小红早上打电话给美国的姨妈问早上好,而姨妈却说晚上好!"来引导学生学习地理运动的知识。这样回归、彰显了生活本色的地理教学内容,就体现了"学习生活里有用的地理知识"的理念。其次,要引导学生用地理学习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有用性,感受到地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增强地理学习生活运用的意识。例如学习了地图的知识后,指导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或者是自己的小区平面图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地理学习过程的探究本色回归与彰显 杜威认为:"知识绝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于再考虑,再检验,再证实。"这说明地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是地理学习活动的本色。可有些地理课仍然"一只粉笔一张嘴,一张挂图一本书",或加入了一些时代特色很浓的多媒体技术,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种进步。但一些教师应试的理念不改,那就是变着法儿地研究怎么"巧妙"地灌输知识。这样的教学理念仍侧重于怎么教,而对学生如何学少了深层次的思考和人文关怀。 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中的凸显学科探究本色的"活动"素材随处可见。这些活动设置恰当,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的理念。这些包含了"图表制作绘制""学具制作""实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乡土地理考察"等探究性很强的内容,回归到我们的地理教学中来,以此满足具有创造性构建能力的学生主体要求,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和认识要素,把感知学习和操作融合到一起,这样才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他们积极的思维,有利于激活创造力,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动手,学会动脑。[1]地理教学中彰显地理学科的探究本色,可侧重于从下面三个方面去努力:第一,要唤醒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意识,即"乐于探究"。第二,要教会学生地理学习探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即"精于探究"。如观察的方法,调查的方法,实地考察的方法等,以及"现象入手--提出假设--实践验证--得出结论"探究的一般程序。第三,要利用好地理教材里随处可见的"活动"资源,让学生紧扣教材,经常探究,即惯于探究利用教材里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信息搜集与处理,问题分析与解决,团队合作与交流的探究素质。 三、地理学习手段的工具本色回归与彰显 "地理不看图,越学越糊涂!"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了地图、地球仪,地理课就失去了很大的意义。地图、地球仪是学好地理的第一工具,是特殊的"地理教科书",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位置、特征、空间关系等都要利用地图加以显示。离开了地图,学生就无法获得正确的空间概念,也就无法构建鲜活的地理知识。现行的地理教材里包含了景观图、示意图、结构图、统计图等有机的构成一个"图像系统"承载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学科本色回归与彰显,要充分重视和运用好地图、地球仪,凸显其工具性一面的本色。地理学习中的这种工具性本色彰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这种工具性,养成翻地理书就翻地图册和"图文对照"的学习习惯;第二,要指导学生学会恰当的读图方法、顺序,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读图能力;第三,在读图的基础上,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绘图的能力。第四,教师还要结合地理教学,长期坚持不懈地培养和巩固学生地理学习离不开读图、绘图、用图的习惯,让地图的工具性得到充分的彰显。 每当我教七年级地理时,在学生人生的第一节地理课上便鼓励学生买地图、地球仪,这好比语文老师要学生买本字典一样。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我就结合地理学习奖励他们那种3至5元小型地图、地球仪。学生把图挂在书房墙壁上,地球仪摆放到书桌上,闲暇时间还可以在地图上做旅行:大洲、大洋任遨游,世界各国免签证;转动地球(仪)从此也不再是难事!这样做就是在潜意识里滋长学生对地理学习运用地图、地球仪的工具性本色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