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36-02 语文课的写作教学,学生不感兴趣,往往胡拼乱凑;老师也感到怵头,无从指导。对此,我一直在默默地学习、摸索、实践、反思、总结,发现了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结合写作教学的新理论,探索写作教学的规律,即写作教学应帮助学生完成一系列转化。 一、从文本的阅读理解向写作方法转化 阅读和写作本是紧密联系的事物,但我们往往把它们硬生生的割裂开来,各立炉灶。这无疑是不尊重教学客观规律的做法。学生在阅读中的感悟,要在写作中落实,在写作的活水中再生,完成从文本的单纯阅读向写作方法转化的生命历程。任何一篇作品都是集内容、语言、构思、写法等于一身的集大成者,读就是吸入,写就是输出。只有不断完成吸入、输出的良性循环,才能健康地运转。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文本这个载体,堂堂渗透,课课练笔,坚持不懈,从而达到趁热打铁之功效。如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就要求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特征,运用不同的修辞去描绘某一个季节的写法;学习了朱先生的《背影》,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从一个侧面去彰显人的精神风貌或品质内涵的写法;还要学会从朴实的话语中去领略至真至善的亲情,学会把情感蕴含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从阅读到写作的教学,不必要求面面俱到,不必要求长篇大论,不必要求完美无缺,只求用词恰当、准确,用情真挚、完成每次训练的基点即可。 二、从素材的丰富积累向灵活运用转化 写作是从积累到运用的过程。诚然,积累是很多教师都重视的,学生积累的名篇佳句、诗词歌赋也不少,但现实情况是:背得滚瓜烂熟,用的微乎其微。大多数学生只是背书的机器,教师只是充当了检验背诵的验题器而已,不理解、不会用成为很多学生的通病。如果把知识只停留在记忆上,那学生只是贮存知识的书橱,那倒不如是一本薄薄的书,哪用哪移好用些。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现学现用,活学活用,学了要用。要充分运用片段练习、词语造句、口语交际、情景再现、口头作文等每一次机会,让学生尝试训练,从而形成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如学了有关"愁"的诗句,就可以让学生运用联想把它们串起来,形成自己的深度理解,写成一段小文字。积累的越多,用起来就越游刃有余,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不吐不快的写作习惯。 三、从生活的视而不见向细心捕捉转化 生活周而复始,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往往静如止水,故而无内容可写,无感情可抒,无事例可叙,似是一个个感情淡漠的"冰人"。首先,他们缺乏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父母的疼爱、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自然的馈赠等始终觉得理所当然,从来不去想,也从来不会想那种种真情。麻木的心会发现什么,感激什么呢?眼不观、心不动哪来的写作素材呢?其次,缺乏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眼睛所到之处,皆有情,皆有意。但现实却是,身在绿意簇拥的春天却丝毫未察觉它的可爱,身在爱意浓浓的家里却从未用心观察过父母为生活所累弯的背、紧锁的眉,身在和平安定的祖国大家庭里却从未细心关注过祖国的发展,凡此种种都是写作教学中的缺失。引导学生用心灵、用眼睛、用情感去拥抱生活的点滴才是明智之举。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专题写作训练,如发下成绩单后,观察一位同学的表情变化,揣摩一下他的心理;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教师把一盆花放在教室里,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让学生回家后认真观察父母劳作时的样子……铺设"细心之桥",学生一定会慢慢地到达铺满鲜花的彼岸。 四、从语言的有心无言向准确表达转化 只要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面对"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学生们早已泪水涟涟,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时却语言干瘪;面对汶川、玉树地震的悲惨画面,学生们早已哭成一片,写出的文章与他们内心真挚的情感相去甚远;面对语文课堂中的快乐和谐,学生们笑声盈盈,但在日记描述中,却丝毫感受不到那种快意和温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大山,学生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落实到文字上,通篇的"累"字表达强烈的情感……可见,很多特殊瞬间,他们内心早已掀起波澜,却无法用精当的文字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或词不达意,或言不由衷,或冗长啰嗦,究其原因,应该是"语言空洞"在作怪。没有词语的累积,何谈构建语言的大厦?文章得靠语言这个载体传达情感,缺乏准确的表达,何来文章的流畅?我们要利用课堂上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通过讲故事悟道理、写限字小片段、连词成篇、新词造句等方式训练学生准确的语言表达,久而久之,既充实了语言积累、提高了表达能力,又完成了从积累到运用的良性循环。 五、从观察的只用眼看向心中有思转化 读课文、看名著,是许多教师认可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捷径。但很多现象表明:书读得多不代表文章写得好。换句话说,多读书与写作好在许多学生身上不成正比。长期观察发现,学生在阅读课上足足看了一节课,最后几分钟问其收获时,大多数同学却很茫然,收效甚微!原来很多同学读文章只停留在了解个大概情节,走马观花罢了。眼睛一目十行,心灵原地踏步,读与不读似乎没什么区别,读多与读少仿佛没什么两样,眼睛总比心走得快。这就提醒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适当的布置任务(做摘抄、写感悟、做赏析等),指导方法(猜猜题目、借鉴写法、学习语言、仿照构思、研究结构等),创设机会让其讨论交流(小组交流、师生沟通、全班评价、总结小悟等),通过有的放矢地阅读训练,科学地处理好数量与效果的关系,合理地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思结合",才能避免量多却无效的弊端,让学生的知识之库越来越丰满,心灵之花越来越灿烂。 六、从读书的死读文本向联想想象转化 缺乏联想和想象,世界将会暗淡无光。同样,语文没有了联想和想象的陪伴,就会干瘪晦涩。大多数学生往往死扣课本,教条至上,形式单一,大脑犹如一潭死水。如学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如果缺乏想象,就不会在头脑中构画出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在天上闲游的画面,更不能深刻理解作者写作此诗的真正深意;如果缺乏想象,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就不能陶醉在激情四射的氛围里,更不能去体会作者对文化的一往情深。教师要借助图片、歌曲、视频等给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从文本过渡到画面,再迁移到情感,从而达到丰富学生想象力的目标。联想就更为重要,无论是知识的还是情感的,无论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无论是同类的还是对比的,都需要借助文本这个平台,完成系统性的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积累。联想和想象比翼双飞,才能打造色彩斑斓的写作天地。 综上所述,要完成写作链接,收到润物无声的奇效,就必须引导学生理解以生活为基,以文本为桥,以体验为伴的理念,在点滴中汲取,在实践中历练。在写作的道路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天长日久的成长。写作教学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