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持续推行,"独二代"成了越来越醒目的一个标志,而"隔代教养"、"溺爱综合征"等新名词也一度占据着各媒体的大小版面。生长在当今"四二一"家庭中的新一代,无疑给我们幼儿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为此,肩负使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唯有以新视角、新方法、新措施方能打开新局面。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小班的低幼儿童比之中、大班的幼儿有着较多的行为冲突,比如打人、抓人、推搡(极个别的低幼儿童有咬人的行为)等。对此现象,幼教工作者及幼儿家长往往采取的是品德教育和行为矫正的措施,尽管收效甚微,但由于此类行为问题大都会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而自行缓解或消退,故而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有迹象显示,若低幼儿童的行为冲突在当时未能及时获得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解决,自行缓解或消退的只是其外显行为,内在的矛盾与冲突依然存在,且会以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社会化性行为发展困难等其它形式表现出来。 那么,如何解读现阶段低幼儿童的行为冲突呢?我认为,可以从孩子的年龄、性格以及教育环境等多方面去考量。 首先: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大致为3岁。3岁的幼儿智力发展有限,尤其是语言能力,即使是在孩子心平气和自动说话的情况下,也只有75%到80%可以被理解,3岁孩子虽然也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却只能使用3-5个词,比如:"我要喝果汁""他家有小狗",所以,让孩子在情急之下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是很困难的。当孩子一时之间无法用语言去表态时,情绪便通过动作来释放,从而导致行为冲突。 同时,低幼儿童认知发展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时期的幼儿大都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去想、去做,根本意识不到他人有不同态度。如此,一旦与小朋友发生纠纷时就会还以颜色,并且不愿意承认错误。 其次:教育环境因素 一方面:家庭环境因素:分享、分担、互助、等待、协商、相互妥协……这些都是幼小时在群体中才能养成的行为,而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入园前无法从与兄弟姐妹相处获得与人交往的经验。特别是四二一家庭结构下养育出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以自己为焦点为核心的世界里,大人对孩子有求必应,这些都强化了幼儿自我中心的意识。 另一方面:幼儿的个性差异 遇到冲突时低幼儿童的表现往往是由其性格决定的,由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不同,幼儿的性格特征也会千差万别。如有的孩子性情温和沉静;有的孩子脾气急躁好动;有的孩子胆小懦弱回避冲突;也有的孩子爱出风头等。 性情温和的孩子能够较为平和地面对与同伴的纠纷,能够与同伴协商,必要时可以作出一定的妥协;性格懦弱的孩子则会采取回避与退却的方式,性格急躁的孩子则表现的冲动、好胜,难以自制。那么,如何引导与处理低幼儿童的行为冲突?我们老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携手,形成教育的合力,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一、引导孩子用语言而不是动作去表达态度。 无论低幼儿童欲表达怎样的态度,不良行为都是需要第一时间予以阻止的,因为教育者要保护幼儿不受伤害--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只是在阻止幼儿的不良行为时,教育者不宜给幼儿的行为贴标签。比如,不要在制止时说:某某小朋友不许"打人"!而直接说:某某,把手放下!用平静的态度和孩子说:"我们在主题活动时说话要先举手是吧?在日常生活中就不用啦,我们心里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出来,刚刚你把手举这么高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时老师要正确把握幼儿的情绪并引导他识别自己的情绪,表述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老师说对了自己的感受,孩子会有认同的表情。即使孩子没明显反应也不要紧,要向孩子传递一种处理人际沟通的方法:用语言表达而不是用动作去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用采取延迟满足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等待。 对个性急躁和自我中心比较严重的幼儿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对他的要求采取延迟满足的方法,促使幼儿养成愿意等待的良好习惯。比如,当孩子表达说他想和妈妈玩某种游戏时,妈妈答应的时候要设置一个时间上的延迟:"好呀,妈妈把书桌整理好就和你玩"。这里注意方式方法,别让孩子感觉你是冷落他的。 三、注意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2至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错过了这个时候,小孩学说话将会变得迟缓。而目前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导致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平时家长要多与孩子交谈,并引导孩子往句子里填充更多的信息。比如,带孩子在小区散步时,孩子指着花坛说:"妈妈,花。"妈妈便说:"宝宝眼真尖,花坛里有几朵小小的、红红的花。宝宝也说一遍。"幼儿普遍喜欢看绘本和动画片,教育者应视其为良好契机,鼓励幼儿复述故事,并与幼儿互动,进行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一来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来通过表演一些有冲突情节的故事片段,向幼儿提供间接经验,有助于提高幼儿实际生活中应对冲突的能力。 四、积极关注、正面示范 很多教育者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即对孩子作出的恰当举止没有良好反应,觉得孩子做对了是应该的,而当孩子作出不良举止时却大惊失色,急忙进行阻止。其实,当孩子首次出现不良行为时,大都是无意的,甚至有可能是,以前他使用过良好的方式没得到肯定,使得孩子的良好行为因失去正面的强化而没有固定下来。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良好行为,尤其是首次出现的良好行为。比如,第一次主动捡拾垃圾、第一次谦让同伴、第一次自己叠衣服等。使孩子体会到:哦,原来这样做是会让人高兴和欣赏我的,受此激励将良好行为保持下来。 而在孩子第一次出错时,家长不要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适宜的方法是:孩子出错时家长只须表现出自己的不认可,同时,直接向孩子示范正确的方式,以此取代孩子的不良认知和行为,使得良好的认知和行为得到巩固,而不良的认知和行为随之自然而然地消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