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要让孩子"学会学习"。因此,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总目标第3点:"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求要培养语文良好学习的习惯。 所谓"习惯成自然",能有一个好习惯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略谈一下: 一、抓好常规,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成绩落后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因此称为"双差生"。他们往往表现得不讲文明,如:在教室大呼小叫,有的甚至打架骂人。如果我们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而只是一味的"关注"他们的学习,效果能好到哪里去呢?但如果转变一下角度,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习惯意识",使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有意的强化训练。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同时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促进其进步,催化其内在发展的作用。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导向。通过一个点头肯定,一句口头表扬都能给前进中的学生以信心和动力。尤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这会更利于树立学生的信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再指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也就不那么难了。 二、课前预习,营造自主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上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看注释,参考"思考和练习",勤查字典、等工具书,规定学生要做到读懂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并提出问题。经过一段时间检查督促,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养成积极思维习惯 学习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学生的思维也参与到课堂上来了。特别注意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灵活独创的思维。灵活多变、联想、想象和独创性思维,是博采灵方妙法,独立解决具体问题的学习行为。在语文教改工作中,应该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即使提出了不正确的主张,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指导。在理解李商隐《赠荷花》中,有些学生理解文章赞美荷花高洁的品质,也有些学生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自喻,也有学生觉得这首诗是对一位名叫荷花姑娘的赞美,还有学生认为是对恶俗世风的鄙弃,思考角度不同,会有不同见解,老师不搞标准答案,对他们合理的地方给予肯定,这样真正鼓励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重视课外,培养广博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形成阅读能力十分重要的方面。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既需要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来培养,更要用开展课外阅读来培植。让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中学阅读,注意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喜欢阅读,同时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其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校内给学生提供读书时间,自由阅读,互相交流;在课外自由读书,以一定的形式在校内外展示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通过交流活动促进学生的读书活动,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读书习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增强语语言素养的一个重要补充。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到的,比在课堂上教给他们的多得多。语文方面的许多东西都要经过不断练习,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的心理动力,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二是增强学生的自制力,经常鼓励他们勤奋努力,并及时强化这些行为,克服懒惰心理,应培养学生愉快地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不是屈服于某种压力而是自觉地、愉快地读,甚至如饥似渴。教师要在平时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的视野随着阅读逐渐宽广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拓宽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周立群等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傅道春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张晓梅、张英宏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