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性学习的提出背景 有效性学习通常有以下两条途径:一是"高效性学习"。大概过程是,通过应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人的无限潜能,取得的成效将是事半功倍,极大程度上延伸了学习深度。二是"研究性学习"。大概方向是,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放在首要地位,培养学生对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所以,研究性学习是必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类似于研究过程的情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和发现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判断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起到基础作用,促进了创新能力、创造意识及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的培养。所以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核心,以科学的态度和人文的精神对待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和评估信息的能力,以研究性的设计方案和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最后要全面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创造能力和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先进教育具体体现,我们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其中转变学习方法就是最有效的途径。研究性学习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就需要更新,要抱有"授之以渔"的科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和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无形中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高中化学研究性教学是现代化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树立老师和学生是互教互学的共同体的观念,同时要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让学生体验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高中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实验。化学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将来在某些科研实践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化学实验对于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课本上的实验过程都是已经设计好的,需要学生理解并且熟记于心。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技能上的训练,并引导学生认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对于某些反常的现象也要如实地进行记录,便于实验后分析其原因,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提高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兴趣。 例如在制备氯气实验中,老师可以对学生提问:"我们通常采用固-液不加热实验装置制备,是否可以采用固-液加热实验装置制备呢?还可以用什么装置,怎样制备呢?"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的方法,并让学生记录下实验的改进方法,然后由老师帮助分析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定会有极大的提高。 三、研究性学习是适应高中化学课程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新编的教科书中有不少的体现。例如学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可以先让学生在宏观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钠原子和氢氧离子的结构,进而让学生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稳定结构的,从而知道离子键中的阴阳离子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这种由浅到深、由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应用,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周期表的实质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让他们深刻了解到了门捷列夫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进而启发学生要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研究问题,在教授元素及化合物时同样应用了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在硝酸的化学性质一节的教学中,课本上证明硝酸的氧化性用的是铜片与(浓或稀)硝酸反应,在试管上用无色透明带套住,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氧化亚氮和二氧化氮,这样的实验装置是不环保的。这就需要教师稍加引导,使学生很快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对实验装置进行小改动,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新的普通高中教学大纲已经把研究性学习方法纳入课程的计划之内。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让学生成为主体,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无限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