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常发现同样的一节课,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呈现课手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在对学生课堂反应热烈、学习效果显著的课一一分析,居然发现但凡在课堂中教师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在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课本知识内容,并且采用类似相声、小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利用语言或非语言亦或是其他媒体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都会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或无意中使用的一种手法--夸张。 为何要将夸张手法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夸张手法应该如何有效应用?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夸张手法的原因有如下两个因素 (一)夸张手法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 1.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有自身的表现形式,具体内容不尽相同,在小学阶段的主要表现是能够适应一般的学习任务,情绪乐观,积极向上,天真活泼的性格使他们渴望从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其采取授课方式或讲座方式进行英语教学显然是不适宜的,那样不仅会倒了学生的胃口,而且会使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对小学生的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年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以趣味性、活动性为基本特色,将夸张手法融入英语教学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学生在教师夸张手法的运用下,通过游戏和其他饶有兴趣的课堂内容逐步领悟学习英语的途径和方法。 2.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由于小学英语的学习都是三年级起点,学生年龄是10~13岁,这就决定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到了第四个阶段即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应用符号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约束,能将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所以应用夸张这一形式来进行英语课本内容教学充分适应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二)夸张教学适合小学英语的学科特点 1.小学英语属于启蒙教育,教学内容要求贴近生活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要求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多采用有韵律的歌谣、旋律欢快的音乐或是会话表演等多种形式。教学兼具教育性和艺术性两种特征,多数教师把重点侧重教育性这一方面,往往忽视了教学的艺术性。其实教学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艺术的表演形式。试想如果用夸大的言辞、动作、创设情境形容事物,就如同在小品相声中,不用语言而只是表情、肢体动作进行较抽象的词句教学,这时往往可以无声胜有声。 2.从小学英语课程安排来说,一周只有三次课,并且课时较短,课堂内容也较为单一,而小学生的持续注意力偏低。假使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反复地就几个生词或句子领读,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厌烦,久而久之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泯灭了快乐学习的天性。如在学生学习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时,利用夸张手法进行偏离环境的刺激或出乎学生的预期,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颖感、独特感和惊奇感。这种能引起偏差的刺激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活泼好动的天性会驱使他们发现和探究新奇的事物。 二、夸张手法的有效应用应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 1.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对教材内容深刻理解和把握,能够提炼出很多有关夸张手法的例子。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的Unit4WeLoveAnimals的Let'splay学习中,就存在很多动物的拟声词,并且都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声音诠释:狗的声音:Woof!Woof!猫的声音:Mew!Mew!鸭子的声音:Quack!Quack!又例如:在播放四年级上册的对话录音时,一句Thankyouso--much.尾音拖长了so的发音使句子听起来一反常态,让学生哄堂大笑,以至于在后来的对话表演上,学生以各种奇怪的强调模仿so的长音。至今这段课堂的小插曲让他们记忆犹新。 2.除了对教材的挖掘之外也可以将夸张的手段拓展到其他教学资源如一些教具的使用制作上。例如,在进行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A部分Let'stalk教学中,有"It'ssobig."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拿出一条非常长的裤子,让学生到讲台上来穿,由于裤子太长,学生被淹没在长裤中,学生们笑声连连,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兴趣盎然。"It'ssobig."教师抓住时机,用贴切的语气带领学生说该句子。在这里,我就在教具的选择上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如果用一条普通的裤子做教具,学生就不会有这样大的兴趣,就不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如此大的兴趣。可见教具的选择如果夸张,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夸张教具的使用外,也可以凭借直观具体的现有实物进行巧妙的夸张设计:在学习对话"--CanIhelpyou?--oh,thankyou.goodboy/girl."教师做搬动讲台的样子,此时,教师夸张的脸部表情及搬动桌子的艰难动作足以使学生明白一切。"CanIhelpyou,MissWang?"教师引导学生学说此句。事情的发展是那样的自然,交流在有声和无声中顺利进行。不难看出,在巧妙借助讲台的前提下,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来的非语言行为给学生带来许多无法用语言代替的刺激,并通过视觉形象,把这种刺激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不需要再通过学生的心理机制转换成实际意义来达到认识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