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对中职生“网德”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的研究

时间:2013-11-23 10:13 点击:
 摘要:在普高热的大环境下,从事中职教育教学的教师们承担着较大的教育压力,不少初中阶段的“双差生”在低门槛的招生中进入了学校,教育比教学更显得急迫,他们存在的问题较多,也有很好的可塑性,本文是作者在多年的教育岗位上就“网络对中职生的影响”这
  摘要:在普高热的大环境下,从事中职教育教学的教师们承担着较大的教育压力,不少初中阶段的"双差生"在低门槛的招生中进入了学校,教育比教学更显得急迫,他们存在的问题较多,也有很好的可塑性,本文是作者在多年的教育岗位上就"网络对中职生的影响"这一问题所进行的探索和总结,既有成效,也有困惑。这些95后的孩子给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要求我们再接再厉地努力下去。
  关键词:网德;中职生
  "网德"一词来自美国一所学校制定的一项制度: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校方为此专门制定了一本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供学生学习参考,经过短期培训后,学生还必须参加一次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我国个别学校也有类似的制度,这是有效地使高中生对网络道德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的有效方法。因此,"网德"可以理解为上网者应遵循的一些强制规定。
  网络以音乐、新闻、搜索、视频、短信、微博等成为最为集中的网络应用模式,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使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面临了一个新的空间,增加了教育的技术难度,网络的开放性给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以极大诱惑,各级各类学校毫无例外地面临这一现实。
  当前针对青少年学生(包括中职生群体)的网络文明教育,即"网德"教育在学校还是一个空白,无先例可寻,呈现出较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网民人数多。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网民人数已达4.04亿,青少年人数达到80%以上,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网民人数将从目前的4亿多增加到7.5亿。人数众多,覆盖面大,增添了"法不责众"难。
  "留守学生"多。我国目前有进城务工人员近两亿,他(她)们的子女处于就学阶段,成为"留守儿童(少年)"的就有两千万以上。这些学生处于家庭教育的边缘,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难。
  独生子女多。我们的教育对象是90后且大多是独生子女。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师生代沟明显,教育方法与教育对象脱节,方法陈旧,跟不上学生了解网络的实际,取得好的效果难。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用一部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专项立法,青少年网络犯罪基本上被作为网络犯罪加以防范。仅有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等颁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2004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01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等几部规范性条例。导致对出现的一些网络犯罪的学生惩罚难。
  然而,一起起见诸媒体因沉迷网络引发道德失范乃至网络犯罪的事件时刻提醒人们,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大多数中职生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学习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接受职业教育,心理上经受过沉重的打击,家庭对他们感到失望。部分学生选读中职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心灵上或多或少存在阴影,心理上更需要宣泄,对网络会更依赖。面对诸多新问题,作为学校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要主动面对,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不断加强自我学习,特别是网络知识的充电,针对这一薄弱环节去研究、实践、借鉴,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探索创新以下工作方法,并不断地更新完善。
  首先是调查摸底,在我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抽查一个班级,利用国家的第六次人口普查需要学生信息的机会下发了问卷调查表,设计了一些必填项目,整理的情况是:
  我校生源较低,调查的这些现象可能高于一般学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手机不离手,低头上QQ、看网络小说、发信息等,有的学生甚至买了更先进的ipad2平板电脑带到学校,无暇上课,放假不及时返校、滞留在校外上网、夜不归宿导致迟到、旷课等均不在少数,学校内不时发生的宿舍偷盗钱物、饭菜票事件与此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虽然学校和班级都大会小会要求不准带手机进校园、班级,但都时间不长又恢复原状。了解第一手资料,着手和学生处、团委共同研究,制定对策来攻克这一难点。
  一是加强网前、网上、网下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网德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这样的活动在每学期开学时就与各个班班委选好主题上报,由学生处统一布置在各个班级实施,改回避为正面接触,各班通过诗歌朗诵、演讲、游戏、小品等多种形式,真实表达自己对于网络的认识和看法,特别是对部分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的学生,给他们布置硬性任务,即要求他们通过网络下载或模仿或自编的形式在主题班队活动中表演,把网络知识用到实处,从内心上一分为二地认识网络。每学期的主题活动由学生处把活动拍成图片,做成展板在校园展示,成为常态化。
  二是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对中职生实施"网德网法"普及教育。目前,国外已有了一系列为保障网络正常运转的法律、法规;我国也根据本国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及规章制度;共青团中央拟定了《高中生网络文明公约》;一些学校、团体对网德的培养也相当重视,先后拟定了一系列的公约,发出了有关网德规范方面的倡仪书,有针对地对中职生实施"网德网法"普及教育,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普及网络知识,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还到期聘请区法院兼职法制副校长来校开普法讲座。用校园画廊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示网络违法犯罪图片,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对那些夜间外出上网不归的顽固分子,要求他们把反省的材料作为班级黑板报主题材料内容并由自己做编辑、策划,配上插画抄写在黑板上。当然,这种"网德"的宣传教育,多采取双向互动化的、平等化的、全面化的、生动丰富化的方式,重视通过日常真实的中职生生活、娱乐、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凸现中职生德育研究的主体性,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样才能使他们培养起适应网络社会要求的、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化道德,才能使其在复杂的网络社会中"出污泥而不染"。三是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及动漫作品的征集活动,在校园画廊上展示部分有创意的学生作品。积极参加市、区、校中职生电子小报制作比赛活动,对获奖者进行表彰,体验网络成功带来的快乐。开展"中职生上网利与弊"正反方辩论比赛,让学生通过辩论赛,依托这些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是开展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处、班主任、共青团在学生成长中重要的正面引导作用,每个学期制定好学生活动安排,让有益的课外活动占据主阵地。
  还利用重要节庆日或纪念日开展好相应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去南京、扬州社会实践,去爬山,去徒步远足,来舒缓学习压力。如:利用南京青奥会奥林匹克会旗传递活动经过我校的契机,举办了"激扬青奥风采,放飞青春梦想"的迎旗仪式,在大型活动中感受到青春的悸动和活力。
  五是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在家里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在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教师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技术上保持与他们的沟通,有意识地正确引导中职生上网。
  六是充分利用"教学做实践周活动"这一载体来行动育人。"教学做实践周活动"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教学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每个班级每学期都有一周时间停课,按正常的作息时间全程参与学校的管理,让学生自觉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模范贯彻《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以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全校同学树立榜样。在此基础上,还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环境管理、规范管理、纪律管理、创业中心管理,它的实施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服务意识和创业意识的一次全面考核提升。学生通过一周的"教学"做体会到了公民的责任,达到口头说教所得不到的效果。
  当然,这些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方法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增添。目前我们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严重脱离实践、脱离社会、脱离自然,要创设有利于中职生"网德"的培养大环境。培养起适应网络社会要求的不欺暗室的公德心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及道德信念,实现对学生的理想驾驭。网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让学生明白学生阶段的人生追求和学习任务,同时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成瘾性和不良影响,从而加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学校要努力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形成正确的网络教学文化氛围,自觉抵制网络不良方面的影响,互相监督,使高中生使用网络更加理性,从而增强其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正如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对青少年说:"上万次网,不如行万里路"。
  (责任编辑:王晋)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