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自发端至今就是一个逐步国际化的过程。目前,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和教育大国,我国的教育还没有完全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尤其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在对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对教学管理经验的总结方面还不能与现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相协调。 1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在我国的很多高等职业学校中主要是以学校本身作为工作重心,发展一个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的模式。在名称上,有人称之为“零距离对接”式,或“捆绑式”,或“产学研一体式”,或“全方位协作、参与和多角度推进”等发展模式。在这些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充实学生的理论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训练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使企业和学校之间做到双向选择。虽然我国校企合作名类较多,但是,在实践观念和实践行动上,还只是浅层次校企合作,远没有科学的表现形式。 1.1“企业配合”模式 此种模式中企业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和设备以及提供教学的实习机会,协助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很多高职院校借鉴这种模式引进合作企业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学生根据企业需求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操实训,生产的产品由企业负责推销。同时,选派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并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 1.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是指企业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时候共同协作培养人才。如学生在校先修二年课程,第三年在企业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学校在企业的帮助下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以提高对职业教学的指导,在企业和学校的共同探讨和协商下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学校及时地指导学生完成企业的相关部门完成实习工作任务,并共同评定学生成绩。 1.3“产学研合作”模式 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书,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招生目标,这样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符合企业对员工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学生前二年在学校学习相关课程,最后一年在企业学习课程。前二年在学校学习期间,每学期安排三周时间让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最后一年学生在企业学习期,每学期也安排三周时间让学生回校汇报演出或毕业设计。在企业设置一些专业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专任教师跟随进入企业。一是与企业共同管理学生,二是教师本身企业锻炼,以发展能力为主。我们称之为“三能并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校企合作双赢的具体措施——以某院校会计教育实训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