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谈语文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渗透

时间:2013-09-18 13:22 点击:
道德是人的基本素养,也是社会文明的看守者。德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核心。本文以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为重点,分析了语文学科与道德教育的关联性,以及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缺失,提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强调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教学内容
  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他强调:“学校教育应该永远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求充实思想教育的内容,改革教育工作的方法;要使思想道德教育渗透、贯穿于教学活动和学校的其他活动中。
 
  学生通过阅读,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阅读过程是读者经历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等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的过程。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凭借对文字形象的感知和想象获得感性的情感信息;阅读议论文,通过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获得理性的情感信息。所以,语文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载体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但是单靠明白一个道理,单是接受一种教育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道德在协调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精神基石。正如陈根法先生所说:“由德性所铸成的心灵秩序,遏制了恶欲、恶念、恶势力的蔓延和滋长。德性无形,只有它于心灵深处凝结,将人们心与身和谐安顿,化理想、美德为日常言行。”正因为如此,我国教育者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而德育也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推进的今天,强烈的物欲骚动,巨大的不良诱惑、善恶和正邪之间尖锐激烈的较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心理品质、价值认同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传统道德的根基有所动摇,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个别社会道德混乱无序的状态便直接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更不应被忽视。
 
  一、语文学科与道德教育的关联性
 
  “文道合一”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选进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这一特点决定了该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科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进行,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离开了“文”的传授来讲“道”,就不是语文教学了。同样,离开“道”的教育来谈“文”,也就成为了灌输机械枯燥的文字符号,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特点的真谛。
 
  我们必须从细处着眼,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教育任务。德育与语文教学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语文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充分重视了语文教育中尤其是在文学教育中如何实施道德教育。如“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直以来,教育领域对“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讨。新一轮教育改革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不仅仅是一种基础工具,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语文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还能起到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美好道德的作用。翻开我国现行各类版本的语文教材,其中蕴涵着相当丰富的道德教育因素。有优秀的古典诗文,从先秦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学生在这些名篇佳作中领悟诗人的情怀,提升道德修养。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促进道德精神的内化。正是由于语文教学中有丰富的德育资源,“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语文教师都要面对世俗,教学生看社会、看人生。语文教育就是一种人文教育,它总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的作用之一就是内化一个人的道德情感”。
 
  二、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缺失
 
  长久以来,语文教师都有意识地将德育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中,每一课时都有一定的德育目标,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以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作为落脚点。但是德育的实效并没有明显增强,一些学生对是非对错了如指掌,也特别善于讲大道理,在关于道德观念的考试中可以获得很高的分数,却没有相应的道德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道德认识主体性的缺失。学者范树成在其著作《德育过程论》中指出:“道德认识是个体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反映。”可见,道德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应,是一种价值认识,不同的学习者学习同样的德育内容,由于不同的体验、不同的经历,就会生成不完全一样的道德认识。如此,就不能忽视道德认识的个体性即主体性。人们欣赏《背花者》这幅画:男的背着一大篓鲜花匍匐在地,女的在后面扶着背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有人把鲜花看做是荣誉,认为画面上的人物过分看重荣誉使自己的人生背负太多的负担;有的人认为男女在爱情的世界里是不公平的,男性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负担。经历不同所以体验就不同,道德认识也如此。因此,纯粹的客观的道德知识,严格说来还不是道德认识,它只能说是道德认识的一半,它需要学习者生命的介入和补充才能成为完全的道德认识,而事实上,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在讲文章的中心思想时集中讲述,用“本文通过写什么故事,反映了什么品质或表现什么品质,说明了什么道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空洞的思想说教,学生也只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教师和书上的观点。这种形式的德育渗透是以德育知识的学习为主,学生拥有了丰富的道德知识,但这些德育知识没有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没有个人情感的融入,更加难以与现实生活联系。
 
  2.德育情境的缺失。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德育情境。一方面,由于道德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情境,所以离开了情境,德育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直接接触到的是无色无味的文字记述、抒发、描绘,它的这一特点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单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更谈不上道德情感培养。情境教育是一种言、形、情融为一体的场景教育,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呜,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被异化为分数的教学、计划的教学,学生情感的陶冶、道德的培养无暇顾及。
 
  三、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1.转变教学理念,创设师生互动的“多维性课堂”。道德教育的成功源自教学的成功,知识至上、计划至上的教学成为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羁绊,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着力提高教学艺术,是增强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多维性课堂一方面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变“一维”为“多维”,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单向传递,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角色由权威者向组织者、引导者转变,学生也不再仅仅是听者、答者,更是问者、论者、思者,在互动中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强调互动要有多层面,即不仅要有认知层面的,而且要有情感层面的,更要有人生价值、意义层面的。“知识的质和量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在知识中的感受、经历和体验;人不再是外在于知识体系而存在的,而是内在于知识,与知识融为一体的”。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