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强和应用面广的综合性学科[1]。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学的关注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生态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地区及全球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生态学人才作为生态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且环境问题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加剧,对当代生态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生态学教学模式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对传统生态学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已显得甚为重要和迫切。传统高等教育普遍只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较为欠缺。基于此现状,教育部已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大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态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及创新能力具有越发突出的作用。它也是现代生态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成为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学和科研是现代高校的两个主要职能,两者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3,4]。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指标之一[5]。特别对于像生态学这样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很显然,传统生态学教学已很难满足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研究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生态学人才培养方面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现有生态学的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生态学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生态学人才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笔者将以现代生态学教学现状为基础,在剖析现代生态学教学弊端的同时,结合生态学科学研究,对我国的生态学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目前生态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传统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注重传统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是现代生态学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生态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其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与不同主要分支学科的有效结合与交融,目前生态学已经形成了多个新兴的分支学科,例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数学生态学等。这些分支学科不仅使传统生态学理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且有效促进了更多新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的出现。它们已经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的生态学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它们作为生态学的最新发展构成了现代生态学的前沿。然而,纵观目前我国大学生态学教学实际,绝大部分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生态学基本理论为主,涉及生态学最新进展的内容甚少。这里我们并不是忽略生态学传统理论的重要性,而是认为传统生态学理论只能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现代生态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传统生态学理论知识,而且也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应用生态学理论所带来的生态学的最新发展,同时也包括现代生态学研究所产生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只有系统掌握了现代生态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我们培养的生态学人才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薄弱。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从目前生态学的教学实际来看,理论教学普遍比较受重视且发展较快,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却严重缺乏。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学教学主要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主,涉及到实践环节的也都以课堂演示或语言描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真正进入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本上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就是学生所要掌握的生态学的全部内容。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理解比较肤浅,生态学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偏低,学生普遍缺乏生态学专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态学教学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普通科普教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学教学的重视,生态学实践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虽然如此,由于原有生态学实践教学基础条件十分薄弱,目前多数高校生态学实践教学主要以学生开展野外科学调研为主。因此,改善生态学实验和实践条件已经成为未来生态学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3.偏重宏观领域的教学,微观层次理论很少涉及。我国多数高校生态学教学仍以生态学宏观领域理论为主,有关生态学微观层次理论很少涉及。在这种知识结构的影响下,学生和普通民众都认为生态学只是针对宏观领域的研究。其实,就生态学学科的诞生来看,在当时研究条件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生物所处的宏观生存环境。但这种对生态学的描述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快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在生态学与不同学科间实现有效交融,许多先进且精确的现代研究技术被应用于生态学研究以后。因此,现代生态学不仅是运用宏观手段对生物及其所处环境进行研究,同时,一些重要的微观研究手段,例如分子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以此推动生态学向更深层次发展。就目前我国生态学教学现状来看,有关生态学微观领域知识的教学内容很少。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关专业教材严重缺乏。我国目前有关分子生态学的专业教材极少,只有部分教材在相关章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二是生态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在分子水平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成本的实验经费投入,这些都是多数高校所不能具备的。
二、科学研究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科学研究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地位。科学研究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它在生态学教学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现代生态学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生态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和掌握如何有效的将这些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去。因此,实践教学在生态学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实践活动[6],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各种生态学理论知识,而且教会了学生如何灵活并高效的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另外,与其他实践活动不同,科学研究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科学研究在生态学教学的作用。①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生态学前沿保持同步。生态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对生态学教学至关重要。生态学教学内容必须时时更新,这样才能满足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需要。生态学是一个发展快速的年轻学科,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的科研成果被创造出来。这些科研成果对我们传统生态学理论进行了较好的补充和完善,进而推动生态学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对生态学教学来说,科研就是其坚强的后盾和提升的动力。只有通过科研,我们才能及时了解生态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未来应用前景,进而为生态学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充实生态学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国内外生态学研究的新热点,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生态学专业教师而言,只有通过关注科研和投入科研,我们才可以及时有效的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真正把生态学教学工作做好。②变革生态学教学和学习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书本学习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生态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研究可以有效促进生态学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利用科学研究,教师可以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益的尝试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从而极大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科学研究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称之为研究性学习。它是以生态学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以研究课题为载体,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实际考察和分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环境问题进行专项实验研究。该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了对生态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学会了如何灵活运用生态学基本理论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③提供资金支持,大力改善教学条件。教学条件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而科学研究可以为教学条件的改善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为了更好的开展科学研究,我们必须首先成功申请相关的研究项目资金。这些项目来源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国家级的,也可以是省市级的。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相互合作有效吸收和利用社会资金。这些项目资金在帮助我们完成专业研究的同时,可以较好的改善我们的教学条件,包括教学环境设施的改善、教学仪器设备的改良、先进教学软件的开发以及教学图书资料的丰富等。当然,教学条件的改善可以极大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率,从而为未来的新的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实现生态学教学与科学研究间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