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最直接的一门课程,但是,现如今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说过于形式化、课堂一味追求生动、知识点讲解难易程度掌握不够等等。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公开课的偏差及其改进策略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公开课;偏差;改进策略 一直以来,公开课都是作为一种学术交流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使得学校课程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简易,而且思想政治公开课的开展也为现代的教育发展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模范作用,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喜爱。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偏差以及不足,这使得公开课并未取得想象中的效果。 1.高中政治公开课存在的偏差 1.1公开课变成"表演课"。现在的高中思想政治公开课,由于任课教师特别在意听课老师的评价,所以,在正式上课之前一般都会事先的进行"演练",往往演练的次数会非常的多,在演练的过程中,老师将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先告知同学,然后,安排指定的同学进行回答,同学们说出的答案都是非常完美,几乎不能找出任何毛病的答案,在回答问题的同学固定下来的情况下,全班同学都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样子,而且在彩排的过程中,一些老师还会特意改变学生的座位,这样在提问的过程中才不会让人发觉回答问题的同学都集中在一起[1]。这种"演练"式公开课,课程时间使用的恰到好处,在任课教师提完最后一个问题的同时,下课的铃声响起。在课后听课教师说上几句不痛不痒的赞美的话,一节公开课就这样过去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而且也与开展公开课的目的背道而驰。 1.2教学案例选材一味追求"轰动性"。在公开课上,老师往往会为了得到听课教师的承认以及烘托课堂的气氛,而故意的去寻找一些特别有影响力、特别轰动的事件来作为事例在公开课上讲出来,比如说一些伟人在年轻时候做过什么轰动一时的大事,或者课外的时事趣闻,借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显示出教师的博学多才,但是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偏离主题,而且学生们对此并不是非常的了解,脱离了实际,很难让学生们引起共鸣。 1.3课上面面俱到,难以抓住重点。很多听过公开课的人都知道,一节公开课里面的任何内容都被任课教师处理的非常完美,没有一点的瑕疵,甚至完美的有些过分,引人入胜的开篇,衔接的当的各个部分,自然而然的引出下个知识点,最后再加上一个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让人称赞不已。虽然,教师在每个环节上都做得无可挑剔,但是这样的教学往往会让人找不到重点[2]。其实一节好的公开课只需要有1~2个闪光点就完全足够了了,在这两个关键的点上充分的让学生理解,掌握就足够了如果各个细节都完美无缺的话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有一些的迷茫,理解起来变得有些困难。 2.高中政治公开课的改进策略 2.1挖掘和拓宽教材,增强课堂深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理解书本上的内容,不要停留在书本的表面,要能够深入挖掘教材作者的深意,并将之运用在课堂之上,既要从教材发出又不能被教材所束缚。像古人所说,书本要越读越薄,老师将厚厚的课本充分的掌握、吃透然后将其精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书本上的精髓,并且老师还要根据最新的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式将课本上存在的缺陷给补齐,让学生全方位的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银行的储蓄利息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模拟存钱,然后让学生根据当下最新的利率计算利息,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直观的感受,有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理论与实际充分的结合了起来,让学生真正的将知识掌握。 2.2体现学生间的自主、合作、探究和师生间的互动。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比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所以,在此基础上,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再是课堂上的主导者,而是要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老师可以通过编写提纲的方式来带领学生们去探索问题,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激发出学生求职的欲望,并且积极的鼓励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毕竟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尽可能的营造出适合学生们学习的氛围。例如,在学习收入与分配时,老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给学生一道分配的问题,让学生们在组内自行讨论分配的方式并集中汇总一个最为合理的方式,这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结语: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是各高校开展教学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教师提高自己的途径之一,所以对待公开课,任课教师要充分的将之重视起来,不要弄虚作假,真正的发挥出公开课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汪梅英.强化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2]林波.高中思想政治公开课的偏差及其改进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