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学习过程会在无形之中受到汉语的干扰,把"howareyou"翻译成"你是怎样",把"howoldareyou"翻译成"你老是怎样"并不是一个笑话,而是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那就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忽略了学生的质疑,即预设性教学并没有结合生成性教学而做好随时的调整和反思。比如明确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堂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使用英语的工具性,给学生训练和交流的机会,真正提升英语工具性的价值,还有注重人文性的渗透,学生在人文性的理解中,会带着的国情去思考,这个质疑点可以是老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产生的。因此这个质疑的时间要还给学生,让学生把自己学习的疑惑进行思考、分析,老师给学生自由表达、交流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课前预习的问题交流,很多老师都会布置预习作业,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基础差的学生会读并会解释单词的意思,熟读reading。中等学生再加个了解reading的中心意思等。但是很多教师却不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和疑惑,没有把学生的疑惑和老师预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对照,看是否一致。就拿基础差的学生预习作业来说,学生会读会解释单词,如果学生不会读单词,我们老师是否知道不会读的原因,是否帮助学生解决这个学习的疑点,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学生自由质疑的时间要留给学生,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需求,老师做到按需分配,以学定教,有目的地解决学生实际的问题,那么,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理想的。
英语课堂的自由应该建立在心理和生理的合理需求之上,充分结合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把握好英语课程的设计和英语教学的实际,把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预设巧妙地合成为一体,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让英语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