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戏的最佳性 如果两个游戏效果相同,我们应当选择时间短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必须将一个游戏的时间控制在五六分钟之内。 最佳作用时机是指应当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习并接受知识这一心理状态的变化,对其安排适当有效的游戏,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选好时机将游戏的效用发挥到极致,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譬如说,三年级的同学在相同的时间里需要认读很多词语:电话、椅子、桌子等时,跟读是必要的,但如果老师可以将其换成游戏形式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会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2)游戏的目标性 教师们在课堂上运用游戏,提高学生兴趣,使课堂上看起来更加的丰满,可是游戏一结束,只有少数的人学到了些东西,甚至有些学生什么都没学会,这样我们就要深思,这个游戏的存在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何关联?体现了什么价值?为了使这种情况较少出现,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往往要将游戏的最大价值性和针对性考虑充分。 (3)游戏的参与性 以游戏的方式教授知识,其目的是可以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可以掌握到一定的只是,所以,应该鼓动全员参加。此外,因学生的水平不同,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应当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游戏的挑战感和喜悦感。 例如:在课堂上,如需进行拼音认读时,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四个组,先认读单个拼音字母,进行必答题,之后进行抢答题,再以积分的多少评出优胜小组。拼读词采用强大的形式,属于能力题,是给基础较好的学生设立的一种挑战,避免了“好生吃不饱,差生参与不了”的难堪状况。而认读单个拼音字母则属于基础题,将以必答的方式让全班学生都参与。 2.3游戏的多样性 大多数学生喜欢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教授知识,可是一种游戏被反复玩过之后,学生的兴趣便会失去,如此一来,就需要教师不断设计新的游戏并积累多种游戏的方法,持续激发他们的兴趣,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三、课堂游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般情况下,通过游戏来对学习者教授汉语,是有效提高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能使学习者快速的集中注意力。但是,由于儿童心性,在游戏里造成的输赢结果容易造成学生过度的竞争,而且教师很难控制学生。假设在游戏进行当中,出现竞争过度的情况,那么汉语水平较差或者是处于被动的学生就会出现畏惧或者厌烦的心理,如此一来便不想参加游戏。教师在课前要充分的准备教具,并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保证活动能在正常的规则下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罗巨明,享受游戏教学的乐趣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2010 [2] 王润玲,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2010 [3] 李顺德,语言刺激:学习汉语的有效策略.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