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进义务教育的改革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开始逐步被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所接受和运用.同时这也是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满足接受者需要的教学模式.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所探寻的答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
如今教育更多的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呈现.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性知识.但我们在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信息技术使用不当对数学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活用信息技术,注意在课堂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以使数学教学更好地开展.
一、利用计算机技术创设良好数学教学情境,将抽象概念具体化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强调抽象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演绎性思维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的使用,数学实验逐步被提上日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和教师通过对数学元素的控制来猜想结论、推理结论、证明结论.计算机依靠超时空性、直观性和超文本性的特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轴对称”时,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现在需要建一个水泵站为在一条河流同侧的A、B两个村子供水,这样一来,水泵应该修在何处才可以使其到A、B两村的水管距离最短?这实质上就是求当水泵站(C点)移动到何处时,使得CA+CB的长度最小.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时便可以借助计算机来为学生进行动态图的演示.当C在l上运动时,相应的BC+CA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通过C点的不断运动,学生会逐步发现在l上存在一点使BC+CA的值最小.这时我们便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点C和A、B之间的联系.然后我们再进行进一步的演示,延长AC至B1,使CB1=CB,重复上述移动点C的操作,这时屏幕上就会显示CB、CB1、CA、CB+CA长度的变化让学生注意观察这种变化及B与B1的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借助图示便可以很快地发现,当CB+CA取最小值时,B与B1是对称的,从而解决问题.但是这种结论是由实验得出,因此在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同时,我们再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解决方法,这时便可以借助黑板来为学生进行证明,在黑板上画出图,取一点C1,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取B(或A)的对称点B1(或A1),再连结AB1(或BA1)与l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C.这样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和推理论证,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对这一题形成直观的、深刻的印象,充分理解这一问题,在今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但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无论实验证明的结论是否正确,都应当重视推理验证在证明题中的重要性.
二、注重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过分夸大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有的课程是不需要多媒体参与的,这种多媒体教学的过分运用极易造成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对课堂学习效率造成不利影响.二是过分弱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却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抽象性.而多媒体教学在有些方面可以很好地将抽象思维具体化,促进学生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对于倒数、相反数、乘除法混合运算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讲解和黑板演算展示出来的,这时不一定要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几何题这些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三、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但是有的教师过分注重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和学生互动的双向过程,学生没有良好的体验便无法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镶嵌”这一课时,若是让学生直接总结多媒体画面上图形的镶嵌规律,这种效果就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效果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图形进行镶嵌,进而总结结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既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又不可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应注意二者的良性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可以将信息技术数字化,也可以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很好地运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和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避免“无用功、目的性不明、无规划”等现象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