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川东北独特歌种

时间:2014-08-04 13:55 点击:
摘 要:有着独特审美情趣和丰富艺术价值的巴山背二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对于其相关概念或形态的描述却还存在诸多混乱或分歧。本文对巴山背二歌的名称称谓、体裁性质、起源与流传地域等相关方面观点进行了梳理与探讨,为深入研究其本质形态

  摘 要:有着独特审美情趣和丰富艺术价值的“巴山背二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对于其相关概念或形态的描述却还存在诸多混乱或分歧。本文对“巴山背二歌”的名称称谓、体裁性质、起源与流传地域等相关方面观点进行了梳理与探讨,为深入研究其本质形态,寻觅保护、传承这一民间音乐形式的正确途径做好前期铺垫。

  关键词:巴山背二歌 称谓 体裁 起源 流传地域

  “巴山背二歌”是流传于大巴山、米仓山及周边山区一带、具有独特审美情趣及丰富艺术价值的特殊“歌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众多相关研究论文或文献资料中,对于“巴山背二歌”概念或形态的描述却存在诸多分歧或混乱。其中既有各持己见,亦有人云亦云,互借重复,甚至以讹传讹之处。笔者认为,要深入研究这一民间音乐艺术的本质形态,就必须要澄清相关问题而不致模糊混乱,以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学术性,从而才能为寻觅保护、传承弘扬这一民间音乐形式的正确途径和策略奠定基础。

  一、关于“巴山背二歌”的称谓

  “背二哥”无疑指的是对从事背运货物这一职业的人员的称呼。“老二”常被人们用于称呼某种职业,并且略带有一种“卑称”,如“背老二”、“棒老二”、“挑老二”等等,而称为“背二哥”算是比较友善的称谓。这些“背二哥”们背着沉重的货物,穿梭于群山沟壑之间,长年累月地从事着这种艰辛而枯燥的重体力劳动。不知何时,他们在利用“打杵”歇气时的短暂放松期间,养成了吼唱山歌的习惯,从最初的吆喝、吼叫、呼喊,到后来发展成为歌词结构、旋律音调都相对固定、具有一定程式化的山歌。于是人们把这种山歌称为“背二歌”,在后来的文字记载中也就写成了“背二歌”或“背二哥”。但这个称谓究竟该用哪几个字,却也值得探讨。

  从逻辑上看,“二歌”是说不通的,但却能很恰当地表明这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二哥”逻辑上行得通,但又与职业工种相混淆且不能明确其是一种艺术形式。如果说成“背儿歌”反倒觉得两方面都能说得过去,也许“背二哥”们的本意就是把自己演唱的山歌称为“背儿歌”,但后来却被人们误写成了“背二歌”。因为川东北一带把背篓(背篼)、背夹这些工具也称为背儿、花儿、花篮、背篼等。不过,“背二歌”这种称谓的使用更为广泛且已沿用多年,约定俗成的称呼也不是没有先例,就称为“背二歌”也何尝不可。但在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文献中,就发现对“歌”“哥”不分者现象较为普遍,时而区别,时而混用。很显然,“背二哥”仅指一种劳动群体,而“背二歌”则指的是由“哥”而“歌”的一种艺术形式。笔者认为应当分清“哥”与“歌”的不同用法,当说这一职业或劳动群体时称“背二哥”,而当说这种艺术形式时称“背二歌”。

  二、关于“巴山背二歌”的体裁性质

  通常,我国音乐学者将汉族民歌分为三大体裁类别,即山歌、劳动号子和小调,其划分的依据是“根据社会生活条件(即民歌的产生和应用场合)加上功用要求所形成的民歌的音乐表现方法”。关于“巴山背二歌”的体裁类别,在前人的研究论述或文献资料中既有划分为号子也有划分为山歌的。笔者认为,“巴山背二歌”应该属于“山歌”而不应属于“号子”类别。山歌和劳动号子的内涵国内学者都有比较明确的描述,其主要区别“在于山歌不配合劳动节奏,而劳动号子要配合劳动节奏,——这也是比较一致的区分二者体裁的标志。” “巴山背二歌”是背二哥们在背运途中用“打杵”歇气时,为缓解疲劳、抒发情感而即兴吼唱的歌曲,其产生背景与音乐形态也完全符合山歌的定义:“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声音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地抒发感情特点的民间歌曲。”尽管它具有类似号子的“鼓舞劳动、调节精力”的作用,但却不具有“组织劳动、指挥劳动”实用性功用。此歌种由劳动而生,但并不是为了“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巴州志·风俗篇》)。在一些文献中也认为,其演唱形式是“一领众和”,因而属于劳动号子。首先,“巴山背二歌”的演唱形式是否以“一领众和”为主有待进一步实证。笔者曾采访过巴山背二哥,也看过一些音像资料,真正像号子那样一领众和的演唱并不典型,多为独唱加跟唱或齐唱。即使是“一领众和”,也不能因此就将其直接归为劳动号子,因为它“不像劳动号子那样紧密配合劳动节奏,而是具有山歌的节奏自由,随性而歌的特色”。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巴山背二歌”的体裁性质或类别应当这样加以描述:它属于汉族民歌“山歌”体裁类别下的一个属于特定地域、特定劳动群体的“歌种”子项,它不是“一首民歌”,而是一个“民间歌种”,其旋律具有相对稳定性而逐渐形成“歌牌”。至于重庆巫山的“邓家背二哥号子”也被列为了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笔者收集过相关文字资料及音像资料,那的确只能算是“背二哥”的“号子”,甚至是否是民歌类别中的“号子”都值得商榷,就更不是本文所指的“山歌”类别之“巴山背二歌”歌种了。

  三、关于“巴山背二歌”的起源

  关于“巴山背二歌”的起源,陈述得最多的就是巴山背二哥历史悠久,据考证,在唐代就已有了这个行业。其论据是现存于陕西长安某寺院的《玄奘取经图》,并由此推论“巴山背二歌”历史也无比悠久。如筝鸣《“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美学特性探究》一文中说:“据考证,唐玄奘西天取经时曾在成都昭觉寺讲经弘汗,仅从唐玄奘取经所背背架与今天巴山背二哥们所有背架相同这一点来看,‘巴山背二歌’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唐朝,并由此流传至今。”在大量的论文、文献及网络资源上,都有类似的表述。的确,该图中玄奘所用背架与今天背二哥所用背架虽不能说“一模一样”,但其外形、原理、结构、功用等都是非常相似的。但是,我们也只能说“背二哥”这个职业在唐代可能就有,而不能因此就断定“巴山背二歌”在唐朝、甚至在秦汉以前就有了。也有人认为,“巴山背二歌”是伴随着米仓古道、荔枝古道而诞生的,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是否有科学依据?同理,即使那时已经有了此“背二哥”,但是否就有了彼“背二歌”?更何况从杜牧的诗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看,那时的荔枝古道是否有大量“背二哥”穿行其间,还值得考证。

  毫无疑问,“劳动生歌”,人类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逐渐产生音乐艺术,“巴山背二歌”也是“背二哥”们在艰苦的劳动运输途中,为了缓解疲劳、抒发心声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但并非有了劳动就有了音乐,更何况要定型为一种“歌种”绝非短时间就能形成。迄今为止,也还没有发现几百年、几千年以前的文献资料记载有“巴山背二歌”这种艺术形式。它究竟起源、形成于何时,笔者认为,在还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可以推论、考证但措辞要注意分寸而不能太绝对、肯定,不要为了哗众取宠,或者为了眼前的功利,想象臆测式地妄加定论,而应注意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四、关于“巴山背二歌”的流传地域

  关于“巴山背二歌”的流传地域也是表述各一。由于巴中市所具有的专业人才优势和相关部门对文化建设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重视,使其“巴山背二歌”被列入了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它的申遗报告书说:“巴山背二歌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辖区内的一种山歌。”在众多研究论文、资料及互联网上就出现了大量的类似观点。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既缺乏包容性、全局性,也缺乏科学性、严谨性。这是不利于巴山背二歌的宣传、发展,也不利于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的。不得不说,此种现象在客观上是由于行政区划导致的文化割裂,主观上也是狭隘的地方本位思想作祟。

  事实上,在整个川东及川东北一带的大巴山、米仓山地区,都有传唱巴山背二歌的习惯。北至陕南镇巴、紫阳,西至广元、旺苍,东至城口、巫溪,南至达县、广安,甚至更广阔的周边地区,都有这种背二歌的传唱曲目。当然,万源、南江、巴中大巴山腹地是“巴山背二歌”流传的核心地带,这一带的“巴山背二歌”最有个性特征、最具有“背二哥”的人文精神,它们不仅旋律音调、演唱风格近似,连歌词也有很多是相同的。其它周边地区的“巴山背二歌”也有与这一核心地带的歌词相同或相似的,但旋律音调上差异逐渐拉大,“巴山背二歌”的色彩则逐渐变淡。至于全国其他地区的“背二哥”是否有“背二歌”这种艺术形式流传已不重要,即使有,它也不是本文所指的“背二歌”,因为它已脱离了“巴山”这一特定的人文背景和艺术风格了。

  结语

  “巴山背二歌”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靠“花架子”式的宣传、打造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逐步廓清其基本概念与内涵,还应当对其本质形态进行认真研究,弄清它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究竟何在。同时,作为我大中华民族共同的遗产,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巴山背二歌”,就应当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整合人才资源和文化优势,加强联系,共同打造文化品牌,而不应各自为政,更不应互相诋毁,一团乱象。当然,由于笔者理论水平、学术视野的限制,资料文献收集不全面的限制等等因素,本文关于“巴山背二歌”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定有诸多不妥甚至谬误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学者指正。

  参考文献:

  [1]俞人豪,周青青等.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修订版)[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 [4]匡天齐.四川汉族民间歌曲述略[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3]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筝鸣.“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美学特性探究[J].音乐探索,2008(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