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艺术教育中还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一方面,表现在领导层对艺术教育不太重视,把艺术教育看作可有可无,在师资、设备、人才、经费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而把大量的经费向能产生效益的应用型热门学科和专业倾斜;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这急功近利的倾向,以成名成家为主要的追求,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对人的人文素质和完善人格养成的重要支撑。 可以说,正式由于大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以上这三种不正确的倾向,导致了大学艺术教学中对隐性课程的忽视,从而无法实现艺术对人的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支持作用。为此,大学艺术教学中应该改变这三种不良倾向,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并运用隐性课程先进的理念和手段方法来推进艺术教学的改革,从而更好地实现艺术教育的本体功能,为学生的人格和素质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三、大学艺术教育教学中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对策 如前所属,大学隐性课程是以不明显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教育影响学生的。从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来看,一般认为,它主要由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制度环境和人际关系等要素构成,大学艺术教学隐性课程就潜藏在大学的校园景观、物质环境、制度规范、精神心理、人际关系等大学教育情境之中,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情、道德、审美、思想、人文等方面的全面渗透和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中所隐含的教育影响,从而不断地形成和改变其态度、信念、理想、人生观等精神世界。因此,大学艺术教学推进隐性课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大学艺术教师对隐性课程的认知水平,加强艺术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如前所述,隐性课程既可以附着在课堂以外的学校物质、文化、精神和人际环境,同时也会附着在高校所开设的艺术类显性课程中,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情感、审美、价值观的教育,这是大学艺术教学隐性课程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要使显性课程中潜在的隐性课程在教育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还必须科学地设计显性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能够从艺术显性课程的教学中挖掘其内部隐藏的潜在的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影响的隐性课程资源,采取科学的教学设计,进行有意识的“渗透”,并把这种“渗透”贯穿于备课、上课和练习的全过程,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影响,如在艺术史、艺术美学等理论课程的中,发掘和提炼艺术家高尚的人格魅力,崇高的思想境界,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精神等等,并把之融入到显性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榜样的示范,从而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深刻影响。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感受美、发现美、体验美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认为:“学校的物质基础—这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可见,创建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大学艺术教育隐性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可以在校园规划中,把艺术名人的生平简介、主要艺术贡献等建成一个名人角,给学生以激励和启发;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走廊、艺术长廊、艺术博物馆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欣赏美,感受美的环境氛围;此外,在艺术教室和练习室的布置上,要充分利用宣传画、格言、警句等手段,渲染艺术学习的浓厚氛围。 (三)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 通过校园人文艺术讲座、艺术欣赏讲座、举办高雅音乐会、聘请音乐名家大师和艺术家来校做报告、进行演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感受艺术的美与艺术家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启迪学生的成才动机。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育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艺术教学隐性课程的重要途径。师生交往的过程,是一个心灵的交流、情感的碰撞与人格的感染过程,学校教育中大量隐性课程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的。艺术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艺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交给学生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情感和道德情操,作到润物细无声,通过自身的行为修养来感染学生,引起共鸣。为此,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去引导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形成良好、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 (五)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艺术修养 通过实践活动进行体验式教学是隐性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大学艺术教育除了要不断挖掘课堂上显性课程教学中蕴藏的丰富隐性课程资源之外,还必须充分开展多种艺术实践活动,如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开办各类艺术社团,定期举办各种艺术类实践活动、参加艺术下乡活动等,通过参与这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艺术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于感受艺术的魅力,体悟其中包含的高远的人生境界和生机勃发的生命力。以此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论文发表价值观和艺术观,完善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10. [2]谭伟平.论隐性课程与大字精神[J].现代大学教育,2004 (6). [3]唐晓杰.西方“隐蔽课程”研究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 (2). [4]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1989 (12). [5]陆挺,陈峰.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艺术百家,2007(2). [6]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