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广东美术馆成立于1997年,公共教育部成立于2003年,那时全国博物馆和美术馆还没有“公共教育”这个概念。虽然每个馆都有宣传部,但多是对媒体或上级沟通;也有教育或培训部,多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美术教育。西方从十八世纪博物馆的建立开始,其特征就是面向公众开放。1989年,卢浮宫设立了专门进行公共教育的部门。1999 年,重要的博物馆理论家史蒂芬·维尔把美国博物馆界的最近发展比成是一种“从关注‘物’到服务‘人’”的变化过程。他的意思是说:过去的博物馆侧重收藏和保护文物,而现在则侧重为公众提供教育服务。①现在,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对于公共教育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公共教育的关键是“公共”。它的公共性指明公共教育不是由上至下的教育,而是由公众参与对话、自由表达意见的交流方式。 关键词:美术馆;公共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4-0226-02 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经过十年的学习和尝试,在馆内互动形式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一套模式,如常规导览、讲座、与艺术家一起看展览、艺术工作坊…… 今天,博物馆的受众,在规模、文化成分、目标诉求、行为准则等方面都起了巨大的变化。美术馆是否可以不仅仅局限于场馆本身?是否能与社区有更多的互动,担任起更多艺术普及的社会责任,同时吸引公众进入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的“墙外美术馆”项目,就一直在做这一方面的尝试。墙外美术馆,是将艺术带到美术馆的围墙之外,包括广场活动、社区展览、高校互动……下面以三个“墙外美术馆”项目为例,分析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进入社区的尝试。 一、让市民感到艺术就在身边——街坊美术馆 在2009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举办之际,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联合多家媒体及合作单位策划“走近D,看真D——2009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公共教育系列活动”。其中走进社区——“街坊美术馆”与广州社区单位合作,将摄影艺术通过展示、互动活动的方式传递到市民中间。 “街坊美术馆”中“街坊”是老广州寻常巷陌间百姓互相称呼问候的一个名词,象征着温情、浓浓的人情和贴近生活的草根文化。艺术总是以高屋建瓴的姿态存在于小众化的群体生活中,然而大部分百姓内心并非对艺术产生抵触情绪,而是因无法欣赏、理解艺术的思想、内涵,最终望而却步。 美术馆走进社区摄影展展出的是珍贵的广州历史老照片,力图展示在摄影发展长河中的“拍摄”与“观看”的历史情境及其与普通人生活的历史联系。个人记忆与社会变迁的巨大疏离感使受众在观看旧影像时非自觉地将自己带入历史情境当中。悲欢离合,命途多舛,现实与怀旧情愫之间激烈碰撞所产生的群体共鸣,最终达到将摄影艺术还原到最基础、最原始的的草根阶层中的目的,有助于广大“街坊们”主动认识和学习摄影,用他们自己的欣赏角度去感受人生沉浮,旧时代的烙印、时间所承载的记忆也将带给他们自我存在感。 “广东魅影”的历史影像汇集了清末至1949年之前的广东,我们选取了一张五层楼的老照片做成喷绘灯布,放置在广州江南西小区中,街坊们只要和家人一起坐在“五层楼”前合影,就可以免费获得一张全家福相片,还可以将相片在展示区与其他人分享。同时,将另一作品——“拒绝旁观:汶川地震周年纪念”展示在居民区,作品中是5·12震中的人,他们亲历灾难,不是旁观者。用本我的态度,用感同深受的情感去关照灾难和灾难后的人、事、物。
江南西的小区很宁静,到了下午,不少街坊聚在展示区附近的乒乓球台处打球和聊天,不时有街坊来看展览,因为闲暇,因为就在身边,这些几乎从未到过美术馆的街坊们,对摄影产生了兴趣。不少人驻足观看,一看就是半个小时。一家老小来拍照的不少,咨询摄影双年展的更多,虽然不知道他们当中多少人真的会前往美术馆参观,但在身边展览,拉近了他们与艺术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