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当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对策 现阶段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理想信念教育枯燥乏味且没有实用性,因此内心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再者由于社会的进步,已有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已经普遍不适用于新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理想信念教育应该打开思路,才能更上一层楼。 (一)课堂是基础,不是主阵地 理论课堂和网络教学是必要的,这是学习理想信念的第一步,是基础,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对理想信念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现阶段很多教育者都致力于使课堂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是很先进的认识和做法。把理论和国情、省情甚至个人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拓宽思维,让同学们认识到理想信念的实用性。然而当今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年龄段,性格普遍浮躁,这是不争的事实,把课堂作为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实际并不符合大学生的接受特点。这样做反倒容易使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失去兴趣,倒不如把课堂作为一个基础,在这里“点”一下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然后采取多样的方式教育,走出课堂,在课外教育之后可以再回归课堂进行总结,为大家在课外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想提供一个表达、交流的平台,或许效果更佳。改变课堂的传统地位需要教师对大学生拥有较高程度的信任,也对教师的教育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多种多样的课外教学方式 首先,从利用科技手段的层面上讲,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人人公共主页等多渠道宣传,转发各种有关的文章、视频等,但不是理论内容,而是发现生活中有关体现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相关事迹,让大家在看这些事迹中体会理想信念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理想信念教育无用”的错误认识。 其次,组织丰富的活动,让知识进脑子。例如:开展关于相关问题的探讨会、辩论赛,大家各抒己见;集体去博物馆参观,感受理想信念文化的魅力,接受熏陶;组织同学拍相关的微电影进行展示;还有与理想信念相关的系列课题调研等。这些活动的原则就是尽量多的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感知理想信念的内容,在运用中学习和理解理想信念的涵义,在实践中发挥理想信念的作用。活动举办完成之后有必要回归课堂,先让同学们自我总结,再由老师评价,带领同学们从课外活动中抽取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知和记忆。 (三)学校和家庭相合作,双向教育更正理想信念 当代,部分大学生的家长一直给学生灌输的是“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自己生活幸福”这样注重物质和私利的理想信念,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这就是现在的“官二代”和“富二代”,还有的家长本身缺乏对自身的道德约束和行为约束,缺乏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潜移默化地成为子女的“反面教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造成了“90 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的错位和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弱化。 因此,家长要进行积极的言传身教。当代大学生的家长,他们这一代人完整地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巨变;他们对于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更为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感悟,这些体悟可以拿来与大学生一同探讨和分享,进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通过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吸引大学生对梦的关注,加深论文网站对梦内涵的理解,树立正确的理性信念,把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融为一体,从而督促自己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勇于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庞桂甲.浅析以“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5:66-69. [2]沈道海.邓小平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探析[J].教育探索,2002,09:9-11. [3]高金强.“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3,13:146-147. [4]钟发亮.“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107-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