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开挖区域内,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要求进行取样调查分析,从而控制工程造价,减小施工成本。再次,物理参数选择不合理。施工支护结构的形式不同对于物理学所需参数的选择,在深基坑开挖中其土质的含水量、粘聚度等参数是不断变化的,增加了土质物理学参数的选择难度。若不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物理参数,将直接影响后期施工质量。最后,结构支护与实际受力不符。深基坑结构支护的合理性是地基土层实际开挖后达到的一种合理性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土体逐渐松弛,强度下降而出现一系列变形。然而,实际中深基坑的结构设计仍在平衡理论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实际受力并不合理。从实际的角度看,理论上的系数达到了结构合理的要求,但可能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3 深基坑施工管理对策 3.1 转变设计理念 尽管我国深基坑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建立了相应的结构设计理念及方法。但我国深基坑施工方法及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支护结构。如:支护桩仍采用“等值梁法”,这些计算方法已难以满足当前施工需求,并经济损失较大,且安全系数低。为此,应摒弃传统设计理念,可利用现代网络体系,设计以施工监测为主导动态信息反馈设计体系,坚持“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制定相应解决措施,进而确保施工质量。 3.2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深基坑施工主要是开挖、支撑、垫层等施工,其中开挖、支撑应坚持“时空效应”,进而减少基坑大小,并缩短开挖时间,减少累计变形。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无支撑暴露时间,加快施工步伐。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时间及节奏,在此期间应确保施工各个阶段信息畅通,评估险情,制定预防对策。从基坑开挖对垫层底板前,属于风险高发时期,应集中所有力量,严格控制深基坑结构安全。尤其在垫层时不可为了方便,擅自扩大单次浇筑范围。对于施工进度的加快,可提高施工混凝土标准,采用先进施工设备等。 3.3 加强深基坑监测 深基坑开挖前,应监督施工方做好基坑观测的各项工作,如:基准点的埋设,相临近区域的建构物、道路等,确保支护的正常施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及时对开挖进行跟踪监测,详细记录及反馈信息,优化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及时调整施工策略。伴随着深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大,应调整观测周期,特别在沿海台风季节或者雨季时,应实现全天候监测,若发现有边坡出现裂缝、渗漏现象,应给予修复,防止滑坡及坍塌事故的发生。 3.4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深基坑施工中,施工人员在上岗前应持有相应的岗位上岗证件,同时做好相应的岗位培训工作,保证施工人员操作水平及方法的熟练。同时,还应要求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岗位管理能力,了解先进管理理念,并掌握当前管理方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节省材料,减小成本,而且还能够确保工程质量。 4 结论 深基坑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因此,应高度重视深基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本文分别从设计理念、施工质量、基坑监测及人员综合素质几方面进行详细探讨,望对后期深基坑施工提供参考借鉴,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所智成,李马祎.深基坑施工的特点及其具体策略[J].世界家苑,2014(2):52-52. [2]王鹏.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时代经贸,2011(26):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