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简述中小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2)

时间:2014-10-31 16:13 点击:
中小城市在生态宜居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保证各种景观绿带建设能够渗透发展到城市内部,形成一定的绿廊效应。 毕业论文格式 还要对各种人工景观进行精心设计。用廊道锲入与绿色斑块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提

  中小城市在生态宜居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保证各种景观绿带建设能够渗透发展到城市内部,形成一定的绿廊效应。毕业论文格式还要对各种人工景观进行精心设计。用廊道锲入与绿色斑块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提升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绿化面积,形成一定的绿化半径,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绿化质量。尤其是要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居住绿地、公共绿地以及交通绿地进行建设和发展。不断增加园林式公园的数量,对于新发展的建筑用地,要明确对绿化面积进行规定,保证验收时间满足相关发展需求,通过对居住区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来保证城市景区园林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4]要想从根本上提升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速度,还要投入一定的经济建设,推动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对城市交通系统不断完善,改变拥堵的交通现象。对绿化设施以及管道系统进行建设以及完善工作,对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垃圾站、公测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乱、脏、差城市形象。

  (二)做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环境质量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相对重要的环境,做好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建设以及发展速度。政府部门有要调动并协调各界力量集中参与其中,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结构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提升对清洁能源的利用程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 加大对各种清洁能源的利用程度,从根本上杜绝由于使用煤炭而给城市空气造成的污染,在城市发展市区做好省市管道燃气工程的建设,在农村以及郊区进行沼气建设,从而实现用电源来替代煤炭的能源结构。在工矿企业发展过程中推行相关的低硫型煤使用,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进行管理和治理,保证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还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保证城市排污管道相关系统的施工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对饮用水源进行保护以及管理,保证工矿企业、工业园区完成阶段性的达标排放工作,对农业灌溉用水进行 严格的排放,从而杜绝各种有害、有毒的物质进入到水体内部,解决城市水体出现藻类富营养化的问题。还要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渣进行科学的处理,提升回收利用的程度。加大对城市噪音的监管工作,从根本上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噪音对人们工作 以及生活产生的影响。加强对市区主干道汽车噪音的处理工作力度,严禁城市中心使用高音喇叭、烟花爆竹等物品,还要对建筑施工场地进行噪音监管。

  (三)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

  现阶段中小城市边缘很多居民的法律意识以及环保意识较为单薄,因此,环保教育以及宣传工作则显得十分必要。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文学、教育以及艺术等有效途径,利用电视、网络、报纸以及广播等媒体不断提升环保宣传工作力度,从根本上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5]政府还可以将生态保护、资源节约作为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调动民众的积极主动性,让城市居民能够主动参与到环保工作中。

  结语:

  生态宜居城市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文化的综合系统,要保证其满足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等需求。大多数中小城市建设较晚,在城市建设、规划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在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统筹自然与经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相关要求,把环保、生态以及节约等理念灌入到消费、生产等不同环境,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从根本上打造城市发展的品牌,利用现有的资源,为中小城市的宜居化发展奠定物质以及理论基础。中小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未来的城市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保证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工作顺利完成,才能够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叶青,鄢涛,李芬等.城市生态宜居发展二维向量结构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1(11)

  [2]马长青,李倩.西部欠发达山地城市生态宜居新城规划探索研究——以贵阳市北部新城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8)

  [3]叶青,李芬,鄢涛.优地指数——动态考核生态城市发展进程——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报告(2012)概述[J].建设科技,2012(12)

  [4]中国城科会发布“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J].建设科技,2011(13)

  [5]罗新阳.城市生态系统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J].未来与发展,2011(7)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