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建筑小品作为园林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园林建筑小品的特点、作用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设计;建筑小品 一、园林建筑小品的功用和特点分析 1 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 园林建筑小品是一种独具特点的建筑小品,它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成一体的建筑。因此,在各种情况下,都应将功能与园林景观要求恰当地、巧妙地结合起来,统一构思,以体现不同园林环境中各具特色的园林建筑小品。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如下: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园林是改善、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设施,也是供人们休息、游览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由于人们在园林中各种游憩、娱乐活动的需要,就要求在园林中设置有关的建筑小品。 园林景观要求 (1)点景 即点缀风景。园林建筑小品要与自然风景融汇结合,相互成景,建筑小品常为园林景致的构图中心,或主题。建筑和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常具有“画龙点晴”的作用,以优美的园林建筑小品形象,为园林景观增色生辉。 (2)赏景 即观赏风景。以建筑小品作为观赏园内外景物的场所,一个单体小品,往往为静观园景画面的一个欣赏点:而一组建筑小品常与游廊连接,比如经常出现的花架廊、回廊等,往往成为动观园景全貌的一条观赏线。 (3)引导游览路线 园林游览路线虽与园路的布局分不开,但比园路更能吸引游人,具有起承转合作用的往往是园林建筑和建筑小品。“步移景异”就是一种 视线引导的表现。 (4)组织园林空间 园林设计中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内容,中国园林常以一系列空间变化起、结、开、合的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 2、园林建筑小品的特点 在布局园林建筑时,需立足实际,巧妙设置,排除功能考虑需求外,合理规划与选择建筑地址,巧用当地地形,有效的与自然景点相融合为一体。 二、园林建筑小品运用原则 1、独特性原则 园林建筑小品作为整个园林形象的装点,只有具有自身的特色,才能彰显园林整体的建设风格,体现出园林形象的与众不同特性。无论从建筑小品种类的选择以及不同种类相互之间协调搭配的方式上,还是从每个建筑小品自身的建设风格上,均应具有自身相对独立、完整的特性,避免简单模仿其他园林的建设风格,出现雷同化的无特色现象,不利于园林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2、整体性原则 建筑小品作为园林整体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在设计以及建设中从园林的整体风格进行着眼。不仅要保证建筑小品与其他的园林建设方面相互呈现和谐状态,且要保证建筑小品能充分照应和体现园林整体的建设风格,切不可另起炉灶,不仅不利于园林整体形象的美化,且因突兀而起到反作用。 3、人文化原则 建筑小品在设计和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人的需求,从满足人的需要出发,对建筑小品的类型进行选择,并对建筑小品的整体布局进行设计,包括建筑小品整体颜色的布置等,均应保证能切实对放松人的心情,颐养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等具有一定的价值,能满足人们休闲放松的基本需求。 4、文化性原则 建筑小品的设计不应仅仅注重形式的美观,而应同时注意对各种类型的建筑小品在适宜的范围内,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应充分了解园林建设当地的文化特色,并兼顾园林整体的文化追求,为建筑小品进行一定的文化定位,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布局,以及与园林其他设计的相互作用,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 5、生态性原则 鉴于当下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生态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应在设计中注意添加生态元素,保证建筑小品建设的低能耗,并尽量使得建筑小品的存在,可以使得整个园林更具有自然生态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6、实用性原则
园林建筑小品尽管主要对园林的整体美观发挥作用,但并非不具实用价值。建筑小品在建设中还应兼顾实用色彩,以最大化发挥建筑小品的功效。如,景灯以及景凳等的设计,除保证与园林整体建设风格相协调,并为美化园林起到相应作用外,还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保证园林夜间灯光强度适宜,利于人们观赏和活动;保证景凳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便于人们随时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