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整体性;文脉;参与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05-01 传统的广场是由建筑围合而成的集聚性空间,最早产生于宗教、贸易和文化等公共活动,是人们集聚的场所,用来庆祝节日、举行宗教仪式、进行比赛等活动。中国早期的广场,如天安门广场等,是一种政治集会式的广场,以硬地铺装为主,很少考虑广场的景观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快,广场作为现代城市必不可少的环节也随之同步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城市广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其中,城市的中心广场是城市中心区的主要空间,是城市面貌的集中体现,对城市的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城市中心广场一般位置重要,面积较大,其景观构成较为复杂。另外,中心广场大多也是综合性广场,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形成一个完整统一、丰富多彩的广场景观。 以人为本是贯穿广场设计始终的宗旨性原则。做为城市的主人,广场的使用者,城市的一切都是为人服务的,广场更是如此。它是人们进行交往、集会、娱乐、休憩等活动的场所,其设计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各种活动。景观设计一定要研究广场上人们的视觉感受、心理需要以及行为特征,创造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广场景观,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不同目的等的多样化需求。 中心广场是城市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景观设计首先要服从城市大局,然后才是强调自己。中心广场的周围一般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历史古迹、自然景观等,它们和中心广场形成围合关系或是借景关系,对形成广场的景观至关重要。 中心广场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以区别于其它广场。每个城市只有一个中心广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的象征。一个有个性特色的中心广场,不仅使市民感到亲切和愉悦,而且能唤起他们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加热爱他们的城市。个性的创造不是凭空得来的,它要求对城市广场的功能、地形、区位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在城市空间环境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的分析。 中心广场不同于城市的其它广场,它应能充分体现出城市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的精华,使市民在广场上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历史的延续,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把景观设计同文脉结合起来是形成特色的重要手段,常通过两种设计手法来实现:一是把建筑空间环境整个地作为市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模式的符号;二是从传统建筑中提取符号,传达历史信息,赞同现代建筑体量空间同传统建筑造型要素、细部片断的兼容,设置暗喻。 地形对形成广场景观影响很大,往往在广场的立意之时,就决定了广场的形式布局和特色。对这些现有地形的利用成功与否,决定着广场设计的成败。济南的中心广场利用原有的环城公园(护城河)的一段,形成广场的安静休闲区,把原有河道两岸的地形重新整治,形成曲折错落的池岸效果,原有的绿化也尽量保持不变,保持一种自然的植被形态,形成环境优雅安静的一区。青岛的五四广场充分利用其临海的优势,将大海的美景纳入到广场中来,形成其现代、清新、壮观的广场景观,上海的外滩广场也是利用地形造景的重要实例。 广场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它的围合是通过四周的建筑和地面来完成的,因此,建筑本身既是重要的景观要素,又是围合广场空间、形成空间景观的界面。单面有建筑时开敞性最强,如上海外滩广场,给人以开敞之感,四面有建筑时,开敞性最差,给人以安定的感觉。建筑单体的体量对形成广场的空间感影响也很大。 地面对广场的景观形成有很大作用。由于中心广场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其土地的商业价值也很高。有时,通过在广场地下做建筑的方式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通过局部下沉使地上、地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提供了建筑的入口,另一方面,丰富了广场的景观层次。 植物景观是形成广场景观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现代城市中设置广场的重要原因。绿化在广场造景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绿化可以是背景,用来衬托建筑或小品,树的柔美曲线与建筑的刚硬有型对比,更突出建筑自身的阳刚之美。绿化是空间的柔化剂,它可以用来作为城市街道和广场空间的分割带,隔决城市的噪音与污染,也可以作为广场内部不同区域的分隔,造成既隔又透的空间渗透效果。在广场绿化造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气候的影响和当地情况,以及不同植物的特性,灵活运用各种树种,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做到处处有景、四季有景。在天气炎热、太阳辐射强的南方,广场应多种能够遮阳的乔木,辅以其它观赏树种,北方则可以用核心期刊目录2014大片草坪来铺装,适当点缀其它绿化。 参考文献: [1]文增,林春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