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旧建筑改造设计成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旧建筑改造是在生态语境下美学特征的体现,并且对功能、技术和社会文化等三个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前期工作要围绕对环境背景的分析、与甲方的沟通、对建筑物的分析与了解、开展市场调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和整理,以改造出优秀的建筑。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旧建筑改造;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01-01 当代城市建设已经进入新建与改造并重的新阶段,有计划地对一般性旧建筑进行改造已势在必行。在旧建筑中,尤其是废弃的工业建筑,是重点考虑的,在一些城市出现一批旧建筑改造成功的案例,并且发现它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潜在的价值,并且有望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改建后建筑是被经营的,这种商业行为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经营的建筑改造设计和空间环境的质量。旧建筑改造就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空间环境,在此改造前期必须做好几大大关系。 一、人与旧建筑改造的关系 旧建筑改造服务对象首先是项目委托人,也叫甲方。通过与甲方的广泛交流,了解甲方的总体设想,明确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是改造设计必须做的前期工作。好的改造首先是通过与甲方前期的沟通,了解需求意向,从而找到设计依据,设计理念定位。 (一)确定旧建筑改造的类型,明确任务目标 通过与甲方的沟通,改造首先要了解工程项目的类型;项目的规模与投资经费;甲方对项目设计希望达到的目标;改造设计内容的范围以及工作进度要求;应提供图纸的类型等。 (二)确定项目的功能性质、经营内容、经营方式 在旧建筑改造中,不同的功能性质建筑决定了不同的经营内容,而不同的经营内容决定了甲方不同经营方式,同时也决定了改造设计后建筑空间环境类型的差异。必须了解为什么样的功能建筑改造设计什么样的建筑和空间。 (三)确定甲方对项目的经营定位和管理模式 任何一个工作者不论是从经营方面还是在行业形象方面都希望有自己独特的定位,独特而富有个性的经营定位是创造独特的建筑改造环境氛围的依据。改造设计时应在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分析管理过程中人的多种行为,以便通过设计优化环境,满足人们管理行为的要求。 二、环境与旧建筑改造的关系 (一)地域环境 一般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就是所处位置、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的变化等,这些都是影响当地人们生存状态的外在因素,对旧建筑改造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文环境是当地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上生活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积淀起来的,具有原发性和持续性,已深深地融入当地物质与精神当中。在旧建筑改造设计中必须充分的满足特有的文化属性。 (二)经济与物质资源环境 旧建筑改造应该在符合当地的经济和物质资源基础上进行,一方面在改造过程中可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使用,尽量的迎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另一方面是当地特有的建筑装饰材料,绿色环保或当地民间艺人所独有的工艺水平。 三、建筑与旧建筑改造的关系 (一)确定建筑的位置与结构形式 改造时确定建筑所处区域的性质与环境特点、人流、车流的交通状况,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和空间的形式。确定建筑的修建时间、结构特征、楼层设计荷载及建筑是否具备通风采暖、给排水、消防设施等基本条件,也是改造时对建筑物应了解的基本内容。 (二)确定建筑与周边建筑的关系 改造时确定建筑的规模与风格、外观的形状与色彩以及同相邻建筑及环境的关系,是旧建筑改造时内外环境进行改造设计的基本依据。旧建筑改造时将旧建筑作为可利用资源对其进行改造与再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应尽量的考虑到对周边的建筑和环境的统一性。 四、对成功案例的调研收集与分析 在前三个准备工作完成的基础之上,并对国内外当下旧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进行调研,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例如,国外的弗兰克·盖里改建的临时现代博物馆,赫尔佐格和德默隆改造的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福斯特的德国国会大厦的改造等。国内的北京798艺术艺术区,上海8号桥,新天地等。 在改造设计时必须参考在该行业里已形成的最先进的案例,了解其最前沿而优秀的改造理念,把握相关的信息,提高自己对该行业现状的认识。对于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旧建筑改造决定了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而这样便于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准确地做出不同类型的改造设计定位。 同时,要必须考虑到改造后给人带来的物理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对于一些领域人们早已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已形成了详实的理论数据成为设计规范,然而改造者由于经验与经历的局限,对许多陌生的行业与相关的内容了解有限,必须通过论文检测对设计中涉及的各类相关规范进行学习与了解,才能改造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美观、生态、价值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王毅.建筑的再利用[J].世界建筑,1998(1):22-24. [2]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