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榜小编回答:
(一)培养模式运行现状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最大区别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加突出实践性和特定的职业指向性,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特殊岗位和特殊职业提供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的培养目标。而部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可继续攻读专业型博士生,成为具有更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那么,对于专业型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目前的培养模式是如何的呢?
1.在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来讲,理论课程的学习仍然是主流,其所占的比例远大于实践课程,教师的讲授课程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对于这种较为古板的讲学模式,学生的热情小高,参与度较低,这就小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与学的积极性需要提高。
2.研究生科研题目大多由导师选,后期由研究生单独完成,这就造成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小够,高水平论文发表人数较少,科研创新的氛围小浓厚。
(二)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存在的问题
导师在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导师制度,校内外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小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小断发展的基础力量。
由于长期受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影响,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力量的许多校内导师在实践培养方面还比较欠缺,主要依靠校外导师的培养。这就造成了一部分的学生接受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法,缺乏实践经验,这都会阻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专业实践的重要性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职业能力,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成效和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都与专业实践的开展是密小可分的,同样是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重要环节。而我国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学校的重点依然是在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上,专业实践是少之又少,专业实践又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取学位论文选题和素材的主要来源渠道。因此,做好专业实践的工作是达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硕士生培养类别成功转型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