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普遍还比较弱,并不能熟练掌握修改的技巧,因此教师让学生自改作文的时候还必须加强 指导,并不是说就可以放手不管。论文榜指出,每次指导学生自改前应先选择一篇典型文章作为修改范例文,在全班进行了进行现场讲评,指出其典型错误,给 出修改意见,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集体修改。然后再让学生自改作文。也可以印刷一两篇较有代表性的病文,发给全班同学生,然后明确此次修改的要求,再 由师生来共同修改。还可以进行,分小组自改作文,以每4人为一个批改小组,明确修改目标,和每个人的修改侧重点,进行修改,然后小组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共 同的修改意见。这样,作文修改课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已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得到较为全面的提高。 征得该同学的同意后,我把这篇作文作为病文印发给每个同学,分小组讨论它的优点,并适当举出文中的事例。同学们纷纷当起了小医生,例如第一组代表说: “我觉得这篇文章总体还可以,基本上写出了自己对成长的理解,符合题目的要求,字数也够600字。”第三组代表说:“我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把自己的心理过 程写的细腻,比如说初中学习的压力,比如自己的矛盾心理,都是我们中学生的真实写照,具有真情实感。”第二组代表说:“我觉得作者的文笔很不错,你看,开 头第一段写成长用了比喻—像风,像雨,像雾,像五味瓶等,倒数第二段用了排比,写出自己独特感受!”第四组代表说:“在第五段用了心理描写,还用了成语如 ‘世外桃源’,‘与世无争’等,使文章形象生动!”听了大家的肯定,源峰很不好意思,红了脸,因为他没有想到自己随手写的作文也有那么多的优点! 接着我不失时机的抛出我的第二个问题:“同学们,这篇文章是不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还是可以有小小的改进,让它更上一层楼?可以提建议,也可以提出具 体解决办法,都欢迎!”第三组的昭光同学率先站起来说:“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好,有写了成长中的光荣榜的事,有写了自己的矛盾心理,可不可以多精选几件 事?我们初中有代表性的,例如:同学、老师、家长的事或者时间上可以初一、初二、初三分阶段的?”第二组的晓燕同学反馈:“开头第一段很生动,值得我学 习!如果是我写,我可能会用题记的形式,更新颖些!”第一组的育龄同学也传达了小组的建议:文章有真情实感,可是每段长长短短,视觉效果不好,建议用小标 题或每段的结构统一,这样整篇文章条理分明。第四组张小杰:文章用了成语,我要多多学习!最后一段可能是模仿印度谚语“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 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是我感觉不是很合拍,在模仿时不能盲目,应该看是否适合或多多斟酌…… 看到同学们审阅作文,自己修改,也提了好多中肯的建议,接着我给同学们布置习作,根据刚才各位同学提的建议,回去把自己的作文修改好交上来,结果又冒出了许多好作文。 在修改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引导同学自己动手,自我发现病文中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经过讨论,发挥集体的力量,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 的。论文榜说明,在这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文章的主题,立意,构思,文笔等进行了梳理,然后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学生的作文能力就适当的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