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术答疑 >

如何有效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

时间:2021-05-07 16:37 点击:
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首先用论文的被引证频次来测度期刊的影响力,1963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正式提出和使用影响因子这一术语。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是指该刊前两年论文发表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由影响因子
论文榜编辑为您解答:
  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首先用论文的被引证频次来测度期刊的影响力,1963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正式提出和使用影响因子这一术语。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是指该刊前两年论文发表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由影响因子的定义可知,期刊的影响因子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影响因子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论文量、时间和被引次数,也就是说,期刊所刊发论文的被引情况决定了该期刊的影响因子。总的说来,一篇论文的被引次数越多,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同样也表明它的学术质量较高、创新性较强。因为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具有较广泛的读者群和比较高的引用率。影响因子的高低客观地反映了期刊和编辑吸引高质量稿件的能力。所以,我们在评价期刊时,影响因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许多作者在投稿时,也将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作为投稿首选。图书馆或研究院、资料室在选择订阅期刊或优化馆藏期刊时,也把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之一。而且影响因子也是筛选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期刊工作者,努力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十分必要。分析学术期刊的计量指标情况,决定影响因子高低的因素通常有这样几点:
  一是论文发表时滞。论文发表时滞(DPA)是指期刊论文的出版日期与编辑部收到该文章的日期之时间差,以月为单位。它是衡量期刊时效性的重要指标,与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有密切关系。因为在计算影响因子时,期刊被引频次中两年的时间限制可导致不同刊物中论文的被引证次数有较大的差异。出版周期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因而在同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论文,特别是研究热点领域内的论文,首先被公开发表的论文更有可能引起较大的影响或者被别人引证。
  二是论文学术水平。论文的学术质量直接制约着期刊影响因子的提高。学术质量较高的论文,容易被同行认可,引用率自然就高,影响因子也高。相反,学术质量较差的论文,不会被同行认可,得不到同行研究者的重视,引用率自然就低,影响因子也较低。在各类文章中,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常常被研究人员参考和引用。同时有争议的学术讨论更容易获得同行的广泛关注,而普通的介绍性论文则不太被人们关注。
  三是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影响因子是根据期刊的引文计算出来的,通常参考文献的内容越新颖,信息质量越高,影响因子就越高。准确的参考文献有助于作者在有限的篇幅中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相关的观点和论据。同时可以方便读者追溯有关的参考资料进一步研究问题。统计分析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主要取决于论文的平均引文数、引证半衰期及论文的被引证率。所以,参考文献数量较多的论文它的平均引文数量就比较大,而且参考文献越准确,读者查阅参考文献就更方便,读者能分享文献信息资源就越多。
  根据我们的分析研究,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功夫:
  ⒈鼓励高质量论文在我国首先发表
  稿源是学术期刊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前提,其中优秀稿源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期刊学术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刊发文章的学术水平。美国的《Science》和英国的《Nature》之所以成为国际公认的一流刊物,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所刊发的论文水平极高。据统计,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这两本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的论文。而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的产生与国家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偏少,这是造成我国学术成果及学术期刊影响力低的直接原因。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中,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技术的研究成果多,而原创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较少。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想方设法促进优秀学术成果的产生。同时,要从科技政策上鼓励我国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优先给我国的学术期刊投稿,激励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我国首先发表。因为我国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过分强调和重视论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奖励那些被SCI录用的文章,因此我国学术论文中优质稿件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我们应该改善科研环境,制定相应的科研奖励办法,提高学术论文在《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CASS)《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奖励力度,使高水平的稿源回流至我国的学术期刊。
  编辑也应转变办刊理念,从“闭门造车”转向主动约请专家写稿。同时编辑要重视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动态,经常参加学术会议,关注相关学科国家基金课题的研究状况,经常和课题主持人保持联系,组织他们的研究成果及时发表。
  ⒉加强编辑规范化编排
  学术期刊要重视期刊编排规范,使论文更多地被读者发现和引用,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更好地提高学术论文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质量。学术期刊实施规范化编排,有利于广大读者检索,方便需要此论文的读者阅读,提高学术论文的应用价值。因为期刊编辑规范化可以为学术信息的储存、检索手段的现代化创造条件,为科研人员了解信息创造条件,所以编辑应实行规范化编排,可以将论文方便地转化为数字形式,更适合网络传播。
  根据我们的分析,学术论文被相关研究人员引用的基本条件是论文一定要有明确内容并有能吸引人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这样才能引起研究人员的兴趣,拥有更多的读者,被引用的机会就多。编辑必须解放思想,转变办刊理念,想各种办法扩大刊物的学术影响。编辑要尽量规范期刊的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突破语言障碍,扩大学术影响,论文中涉及的计量单位、科技用语、出版规范等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我国一些学术水平高、编辑出版质量好的期刊在国际上已有较好的影响,加强编辑出版规范化使它们的影响因子得到提高,如《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影响因子为0.937,《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1.435。
  编辑要特别重视英文摘要的撰写。英文摘要是国际上认识学术期刊的重要手段,是期刊进行国际交流和被各大数据库进行检索的桥梁。规范的中、英文摘要给国内外读者指明原文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概要,读者不需要看原文就可以获得原文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起到代替原文的作用。根据对EI中的文摘研究,报道性摘要占96%以上,因此,可见编辑掌握摘要有重要意义。
  由于影响因子实际上是通过对参考文献的统计和计算求得的,因此论文中的引文数与相关的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有直接关系的。加菲尔德曾提出,提高影响因子的办法是坚持让作者引用所有相关的参考文献。编辑要规范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应尽量保留文章所有的参考文献。只要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参考或借鉴了他人的观点,应尽量列出参考文献。例如:参考文献在SCI收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参考文献不仅是SCI编辑们选刊的重要依据,更重要的是最能反映SCI特征的引文索引的数据源是源期刊每篇论文后面所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使得引文索引不但能通过某篇参考文献作为检索入口检索最新文献信息,而且还可了解论文发表之后,其工作或研究成果怎样被后来人所发展、改进、证明或否定。国外一些编辑部,为了保证刊物中引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往往雇佣专人专门对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逐一查阅核对,参考文献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⒊积极加入各种期刊电子版数据库,提高论文的浏览量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习惯于网络的快捷和方便,许多科研人员与学者不愿像过去那样到图书馆查资料,他们更愿意选择使用简便的网络,通过检索各类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不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科研的最新进展情况,而且可将所需要的文章直接下载、打印并阅读相关学术期刊。期刊可以制作成电子期刊,将刊载的论文的题目、摘要等内容放在网上,方便读者查阅。期刊还可以加入各种期刊电子版数据库,提高文章的点击率和浏览量,从而提高期刊载文的引用率。同时,与期刊网、万方、维普、华艺等数字化期刊网加强联络,及时提供期刊的数据文件,与专业的数据库进行友情链接,以供读者查阅与论文主题相关的内容。这些做法无疑会扩大刊物的影响和刊物中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从而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
  ⒋缩短出版周期
  出版周期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比较大。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其月刊出版周期越短,影响因子相对也就越高。如果刊物的出版周期长,则相当一部分的引文因为文献老化(超过两年)而没有被统计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从而降低了影响因子的数值。
  如果论文发表不及时,就会使一些本来很有意义的成果因出版时滞过长而失去了意义,从而有可能导致作者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被别人抢先注册。读者读文献的目的是了解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果所读文献报道的不是最新的成果,他们对研究方向的定位就会不准确,甚至可能因没有看到最新数据而进行大量重复劳动,降低了科研效率。为了缩短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期刊编辑部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投稿、网上审稿,对收稿、审稿、发行等环节进行网络管理,实现编辑、排版、校对、出版流程的一体化,缩短期刊的出版周期,使得更多的文章能及时出版。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