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肥处理,分析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对红枣植株各器官中N、P、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枣树年生长周期中,不同施肥处理枣树对N、P、K的吸收总量都表现为N>K>P,同时,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P的吸收变化比较平缓。枣树植株各器官中的养分含量因氮、磷、钾施肥配比不同而产生了较大差异。 关键词:施肥配比;红枣;植株;养分含量 InfluenceonPlantNutrientContentofZizyphusJujubeunderDifferentTreatmentsofN,P,K CHAIZhong-ping1,WANGXue-mEi2,SUNXia1JIANGPing-an1 (1.CollegeofPratacultur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XinjiangAgriculture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52,China;2.CollegeofGeographyScienceandTourism,XinjiangNormal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54,China) Abstract:Differenttreatmentsofwaterandfertilizerunderdripirrigationweredesigned,andcontentofN、P、KinplantofZizyphusJujubeunderdifferenttreatmentsofN,P,Kwereanalyz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totalabsorptioncontentofN、P、KinplantofZizyphusJujubewasN>K>P,theabsorptionofPwaslowandstablyingrowthperiodofZizyphusJujube.Thenutrientcontentofdifferentplantorganizerswasobviousvariationbecauseofdifferentfertilizationproportion. Keywords:fertilizationproportion;ZizyphusJujube;plant;nutrientcontent 枣树原产于我国[1-2],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之一[3],西北干旱荒漠地区,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枣树栽培。但由于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使红枣生长期内不可避免地出现水分亏缺,水分不足必然影响土壤养分的运移和向植物的供应。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有限的灌溉条件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探讨水肥耦合效应,研究以肥促水,以水调肥的水肥管理措施,就成为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本研究在滴灌条件下,探索了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红枣植株地上部分各器官N、P、K含量的影响,为协调枣树和土壤水肥条件的关系,促进枣树充分利用土壤水肥资源,获得稳定的生产效应。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选在新疆兵团农一师九团二营十三连(40°34′00″N,81°17′15″E),海拔1012.62m,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塔里木河畔,受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影响,属典型的大陆性极端干旱荒漠气候类型,平均年降水量42.4mm左右,年蒸发量2110.5mm,相对空气湿度50%,年均总辐射9733MJ·m-2,年均气温10.7℃,≥10℃活动积温约为4113.1℃,极端最低气温-28.4℃,无霜期约为197d。土壤类型主要为风沙土,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5.85g·kg-1,碱解氮17.44mg·kg-1,速效磷11.48mg·kg-1,速效钾72.57mg·kg-1,全氮0.27g·kg-1,全磷0.61g·kg-1,全钾3.08g·kg-1。 1.2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本研究选择红枣为研究对象,进行生育期滴灌和N、P2O5、K2O肥效试验。滴灌总量(350m3·667m-2)为固定值,而以滴灌施N量、滴灌施P2O5量、滴灌施K2O量为决策变量采用三因子五水平正交组合设计,m=3的场合下,共设15个小区,每小区9株树。氮肥选用尿素(N含量46%),磷肥选用磷酸一铵(P2O5含量64%),钾肥选用硫酸钾(K2O含量50%)。萌芽-开花期滴灌施入70%的氮肥、40%的磷肥、30%的钾肥,果实生长期滴灌施入30%的氮肥、60%的磷肥、70%的钾肥。全生育期共滴灌7次,每次灌水量相同,萌芽及新梢生长期滴灌4次(萌芽前、萌芽后、新梢生长、开花前),果实生长期滴灌3次(坐果、果实膨大、果实成熟期)。供试树种为5年树龄的灰枣(JuJuba),15个试验小区的立地条件相同,土壤水分、肥力等条件相近,均生长良好。 1.3测定方法 于果实膨大期采集枣叶、枣头、枣吊、二次枝样品,通过对植株样品杀青、烘干、粉碎后,分析其全量氮、磷、钾养分。样品经H2SO4-H2O2浸提,全氮用奈氏比色法测定、全磷用钒钼酸氨比色法测定、全钾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6]。 1.4数据处理 利用MicrosoftEXCEL软件计算植株全量养分指标的平均值,并完成制图。 2结果与分析 2.1氮、磷、钾施肥配比对枣叶中N、P、K含量的影响 由图1分析可知,枣叶中氮浓度,在氮钾肥相对丰富而磷肥相对亏缺的第3组处理中最高,为34.29g·kg-1;在氮磷钾肥都相对亏缺的第8组处理中最小,为27.75g·kg-1。枣叶中磷浓度,在氮肥相对亏缺而磷钾肥相对丰富的第5组处理最高,为3.87g·kg-1;在氮钾肥适度而磷肥极度亏缺的第12组处理中最小,为2.95g·kg-1。枣叶中钾浓度,在氮磷肥适度而钾肥极为丰富的第13组处理中最高,为26.18g·kg-1;在氮磷钾肥都相对亏缺的第8组处理中最小,为19.99g·kg-1。对9~15组处理枣叶中氮、磷、钾浓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在磷钾肥适度的条件下,随氮肥施入量的增加氮、磷、钾浓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说明氮肥施入量过高会抑制枣叶对N、P、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氮、钾肥施入量适度的条件下,随磷肥施入量的增加枣叶中氮、钾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磷浓度逐渐增大,说明增加土壤磷肥能促进枣叶对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施入量过高时则抑制N、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氮、磷肥施入量适度的条件下,随钾肥施入量的增加枣叶中氮磷浓度先增大后减小,钾浓度则逐渐增大,说明增加土壤钾肥能促进枣叶对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施入量过高时则抑制N、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2.2氮、磷、钾施肥配比对枣头中N、P、K含量的影响 由图2分析可知,枣头中氮浓度,在氮磷钾肥都相对丰富的第1组处理中最高(37.52g·kg-1)。在氮磷肥相对亏缺而钾肥相对丰富的第7组处理中最小(26.71g·kg-1)。枣头中磷浓度,在氮磷肥相对丰富而钾肥相对亏缺的第2组处理中最高(3.22g·kg-1);氮磷钾肥都相对亏缺的第8组处理最小(2.68g·kg-1)。枣头中钾浓度,在磷钾肥适度而氮肥极为丰富的第9组处理中最高(25.68g·kg-1);氮钾肥相对亏缺而磷肥相对丰富的第6组处理最小(18.31g·kg-1)。对9~15组处理枣头中氮、磷、钾浓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在磷钾肥适度的条件下,随氮素施入量的增加氮、钾浓度逐渐增大,磷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增加土壤氮肥,能促进枣头对N、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氮肥施入量过高则抑制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氮、钾肥施入量适度的条件下,随磷肥施入量的增加枣头中氮浓度逐渐减小,磷浓度逐渐增大,钾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增加土壤磷肥,能促进枣头对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抑制N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磷肥施入量过高时则抑制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氮、磷肥施入量适度的条件下,随钾肥施入量的增加枣头中氮浓度逐渐增大,磷浓度逐渐减小,钾浓度则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增加土壤钾肥能促进枣头对N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抑制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钾肥施入量过高时则抑制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2.3氮、磷、钾施肥配比对枣吊中N、P、K含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枣吊中氮浓度,在氮、磷、钾肥都相对丰富的第1组处理中最高(29.11g·kg-1);氮、钾适度而磷肥极度缺乏的第12组处理最小(18.27g·kg-1)。枣吊中磷浓度,在氮、钾适度而磷肥极为丰富的第11组处理中最高(2.98g·kg-1);氮、钾相对丰富而磷肥相对亏缺的第3组处理最小(1.94g·kg-1)。枣吊中钾浓度,在氮、磷、钾肥都相对亏缺的第8组处理中最高(25.92g·kg-1)。氮、磷相对丰富而钾肥相对亏缺的第2组处理最小(19.65g·kg-1)。对9~15组处理枣吊中氮、磷、钾浓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在磷、钾肥适度的条件下,随氮肥施入量的增加枣吊中氮、钾浓度逐渐增大,磷浓度则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增施氮肥能促进枣吊对N、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施入量过高时则会抑制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氮、钾肥施入量适度的条件下,随磷肥施入量的增加枣吊中氮、钾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磷浓度逐渐增大,说明增加土壤磷肥能促进枣吊对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施入量过高时则抑制N、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氮、磷肥施入量适度的条件下,随钾肥施入量的增加枣吊中氮浓度逐渐增大,磷浓度逐渐减小,钾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增加土壤钾肥能促进枣吊对N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施入量过高时则抑制P、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2.4氮、磷、钾施肥配比对二次枝中N、P、K含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二次枝中氮浓度,在氮、钾适度而磷肥极为丰富的处理11中最高(28.05g·kg-1);而氮、磷相对丰富而钾肥相对亏缺的第2组处理最小(22.65g·kg-1)。二次枝磷浓度,在氮、钾适度而磷肥极为丰富的第2组处理中最高(3.34g·kg-1);氮相对丰富而磷钾肥相对亏缺的第4组处理最小(2.53g·kg-1)。二次枝钾浓度,在氮、磷、钾肥都相对丰富的第1组处理中最高(29.22g·kg-1);氮、磷、钾肥都相对亏缺的第8组处理最小(20.31g·kg-1)。对9~15组处理二次枝中氮、磷、钾浓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在磷、钾肥适度的条件下,随氮肥施入量的增加,二次枝中氮、磷浓度先增大后减小,钾浓度逐渐增大,说明增施氮肥能促进二次枝对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施入量过高时则会抑制N、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氮、钾肥施入量适度的条件下,随磷肥施入量的增加,二次枝中氮、磷浓度逐渐增大,钾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增加土壤磷肥能促进二次枝对N、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施入量过高时则抑制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氮、磷肥施入量适度的条件下,随钾肥施入量的增加,二次枝中氮、磷、钾浓度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说明钾肥施入量过高会抑制二次枝对N、P、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3讨论 水肥是农业生产中投入的两大主要因素,也是可以调控的两大重要技术措施。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充分说明水分和养分对作物生长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本研究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分析红枣植株地上部分各器官N、P、K的含量,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枣树在年生长周期中就吸收总量而言,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的枣树对N、P、K元素的吸收量都表现为N>K>P,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对P的吸收变化比较平缓;(2)对于枣树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中的养分含量,因氮、磷、钾施肥配比不同而产生了较大差异。 在磷、钾肥适度的条件下,氮肥施入量过高会抑制枣叶对N、P、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增施氮肥能促进枣头、枣吊对N、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施入量过高则抑制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增施氮促进二次枝对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施入量过高则抑制N、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氮、钾肥适度的条件下,增施磷肥能促进枣叶、枣吊对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施入量过高则抑制N、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增施磷肥能促进枣头对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抑制N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磷肥施入量过高时则抑制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增施磷肥能促进二次枝对N、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施入量过高则抑制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氮、磷肥适度条件下,增施钾肥能促进枣叶对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施入量过高则抑制N、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增施钾肥能促进枣头对N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抑制P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在钾肥施入量过高时则抑制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增加土壤钾肥能促进枣吊对N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施入量过高时则抑制P、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同时钾肥施入量过高抑制二次枝对N、P、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参考文献: [1]曲泽洲,王永蕙.中国枣树志·枣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2-6. [2]郭裕新.枣[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3-5. [3]解进宝,解秉旭.枣树丰产栽培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