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果。2006年以来,每年人均增收都在200元以上,2011年农民人均增收达680多元,这是很巨大的成绩。但是,在农民增收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广西农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进一步扩大了,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广西资源特别是气候资源和区位都有很大优势,广西农民收入应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才是正常与合理的,但为什么广西农民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呢?本文试就近年农民增收分析,提出从体制机制改革人手,强化农民增收的问题。
1、最近6年广西农民收入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比较
从表l可以看出,一是广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基本是呈逐年上升趋势;二是广西增幅也基本上是逐年加大的(2009年增收幅度下降主要是由于2008年冬全区遭受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所致);三是广西农民收入在全国的排位是逐年靠后的;四是广西农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是逐年加大的。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在看到自己进步的同时,更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与希望所在。
2、广西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近年来广西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在全国都是有其鲜明特点的,也是得到国家农业主管部门的肯定的。广西农业中的甘蔗、木薯、桑蚕全国第一,广西水果、蔬菜也位于全国前列,但为何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呢?
从表2看出,广西农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除了第一产业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各项均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财产性收入和二三产业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广西农民财产性收入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二三产业收入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2。工资性收入只是全国平均数的70.3%,其中本乡地域劳务收入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6.4%,外出务工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86.9%,这都说明在这些方面是大有潜力可挖,差距越大潜力越大。
3、加快增加农民收入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农民增收问题是广西现代化问题最关键点之一。没有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必须从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人手,从机制体制、政策指导、财政支持、在增收最薄弱的环节上多方面上形成合力,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加工业、服务业无部门管理、无政策指导、无财政支持、无人员检查的问题。
3.1在机制体制上
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都离不开政府这只手,而且在一定时期一定的条件下,政府这只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广西的情况看,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的最大短腿,也是制约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政府部门的职能作出明确规定,农业管理部门要增加农村工业、服务业的职能职责,像目前农业中的种植业、养殖业一样,在农业主管部门中,设置专门的处室,负责农村加工业、服务业工作,解决好农村加工业、服务业无人管理的状况。明确管理职能职责,从政策制定到业务指导都有一套人马专职负责农村加工业和服务业工作,做到有职有权有责,职权责分明,解决农村加工业和服务业无部门管理、无人员检查的问题。
3.2在政策指导上
广西农民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所以说,增加农民收入是广西“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工作长期的重心任务。因此,必须在政策的制定上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要的位置来考虑,农村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自治区政府要下定决心,连续多年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出台适合农民增加收入的政策,把农民增收列入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领导的年度考核内容,农村工作指导部门要把指导农民增收工作列为首位,以农民增收与否作为检验农村指导工作的主要依据,各级政府在年终进行统一考核验收,对指导农民增收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表彰与奖励,在整个农村工作中营造一个增加农民收入的浓厚氛围,解决好农村加工业和服务业无政策指导的问题。
3.3在财政支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