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土壤样品 水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pH值采用电位法测定。 1.5 烟叶评吸 由广西中烟技术中心评吸专家进行评吸打分,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见,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中部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均有所提高,S3增加效果较为明显,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分别比S1增加了9.14%,7.24%和17.03%,且差异显著。不同有机肥处理对留叶数没有明显的影响规律。 2.2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生态烟的产量、上等烟比例和产值均显著增加。和S1相比,S2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增幅分别为11.11%,11.11%和4.0个百分点,S3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增幅分别为20.99%,20.99%和5.3个百分点。 2.3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烟叶化学成分对烟叶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协调性越好,烟叶品质和可用性越佳[10-12]。由表3可以看出,对上部叶而言,S1处理烟叶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最高,表现为,S1>S3>S2;烟碱和总氮含量最低,表现为,S2>S3>S1;钾素含量S3>S1>S2;两糖比适宜,糖碱比以S1较高,但该处理氮碱比略高。 就中部叶来看,烟叶的还原糖、总糖含量以S2最高,为S2>S3>S1;烟碱含量以S2最低,S2>S3≥S1;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烟叶的钾含量有所提高,为S3>S2>S1,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为S1>S2>S3。烟叶两糖比、糖碱比和氮碱比等品质指标基本适宜。 就下部叶而言,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烟叶的还原糖、总糖含量有所降低,即S1>S2>S3;论文检测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S3>S1>S2;其中,S1和S2的糖碱比较为适宜,其他品质指标也基本在适宜范围。不同有机肥用量对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化学成分影响各异,综合各个化学成分含量和品质指标与适宜值的接近程度,以S2处理的较为适宜。 2.4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评吸质量的影响 由表4看出,不同有机肥用量相比较,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均以S2处理分值最高,S3次之,S1的评吸效果较差。S2处理对中、上部叶的香气质和余味方面有所改善,同时中部叶的杂气、刺激性、透发性、柔细度和甜度性状较好。 2.5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质量影响排名 对不同有机肥用量处理,在各个产质量性状上的影响效果好坏分别赋予3、2和1分,而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分别赋予0.3、0.2和0.5的权重系数,对其作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排名为S2>S3>S1(表5)。 3 结 论 (1)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中部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均有所提高,以S3增加效果较为明显,且差异显著。 (2)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生态烟的产量、上等烟比例和产值均显著增加。 (3)不同有机肥用量对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影响程度不一,综合化学成分含量和品质指标来看,以S2处理较为适宜。 (4)不同有机肥用量相比较,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均以S2处理感官评吸分值最高,S3次之,S1的评吸效果较差。S2处理对中、上部叶的香气质和余味方面有所改善,同时中部叶的杂气、刺激性、透发性、柔细度和甜度性状较好。 综上,有机肥作基肥以8 250 kg·hm-2(S2处理)左右所产生态烟叶总体产质量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