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布局变化、气象灾害增加会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百姓的温饱和饮食习惯,甚至关联到国家的安全。例如气候变暖将会导致局部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下降,当地农民收入下降,人们只有通过进口粮食来满足基本需求,从而增加了获得粮食的国际贸易风险。 三、天气环境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应对策略 面对天气环境变化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相关部门能够完全掌控其变化规律。只有不断加强天气环境对农业影响的应对策略研究,才能尽可能减少天气环境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农业的发展减少阻力。 (一)应对天气环境变化的农业科研对策 应对天气环境变化的农业科研需要多门理论学科进行支撑,如气象学、地质学、植物学等等。农业科研部门应结合相关学科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区域进行观测、调研、试验,对于区域范围内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受天气环境变化影响的要素展开分析,如温度、光照、湿度、土壤性质等等,同时对农作物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天气环境变化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为应对天气环境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二)应对天气环境变化的相关技术选择 在研究出了不同区域天气环境变化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天气环境的变化,选择有效的农业技术进行应对,减少天气环境变化对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相关部门要培育并选择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栽培。其次,要完善农业灌溉体系,并发展滴灌、管道灌溉、雨水集蓄技术等节水种植技术,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抗天气环境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的能力。再次,要加强管理,形成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最后,要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建立卫星监测网络,完善监测体系,当灾害天气快要到来时,尽可能让农业生产者及时做好预防保护措施,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另外,还有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三)应对天气环境变化的农业适应措施 除了对抗和预防,还可采取一些适应性措施,通过适应天气环境的变化,来降低天气环境变化对农业发展带来的阻力。首先,积极依据天气环境变化改变整体农业布局和区域内农作物耕种品种,适应变化,因地制宜。其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土壤资源、水资源,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从而逐渐改善天气环境。最后,加强宣传教育,让农业生产者了解天气环境变化的征兆和应对措施,提高农业生产者适应气天气环境变化的能力。 四、结语 天气环境变化加剧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在进行过程中农业生产与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两者高度相关。积极应对天气环境变化,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抗风险管理能力,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充满挑战的任务。本文描述了当前全球天气环境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天气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就农业科研、技术选择、适应天气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周义,覃志豪,包刚.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农学通报,2011(32):29-33. [2]刘彦随,刘玉,郭丽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07):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