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最适C源的测定 将最优培养基的C源分别利用20 g/L的葡萄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蔗糖替代,采用打孔法,在距离菌心相同半径打1 cm的菌饼,放入不同C源的培养基中,每个梯度3次重复,在恒温25 ℃培养4 d,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1.2.6 最适N源的测定 将最优培养基的N源分别利用15.75 g/L蛋白胨、15.75 g/L牛肉膏、2.36 g/L尿素、 4.21 g/L NH4Cl、 7.95 g/L KNO3替代(保证N含量一致),采用打孔法, 在距离菌心相同半径打1 cm的菌饼,放入不同N源的培养基中, 每个梯度3次重复,在恒温25 ℃培养4 d,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1.2.7 有效性检测 将最优培养基中的菌根放入麸皮培养基进行菌根真菌活化。培养7 d后,将麸皮培养基低温烘干后,均匀加入100棵处于炼苗期的樱桃苗的培养土中,同时取100棵长势相同的樱桃苗作对照。培养45 d后,测算成活率和根系侵染率,侵染率采用台盼蓝染色法和格线交叉法测定[10]。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Mirosoft 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处理时间和培养基种类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在处理时间一致的情况下,MMN培养基感染杂菌量显著少于PDA、PDA-抗生素培养基;同一种培养基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感染杂菌量逐渐减少,其中处理时间4、6、8 min感染杂菌的减少量不显著,MMN培养基处理时间6、8 min感染杂菌量相同。从图2可以看出,在处理时间一致的情况下,MMN培养基长菌量显著高于PDA、PDA-抗生素培养基,其中当处理时间为4、6 min时长菌量较多。综合图1、图2数据发现,当MMN培养基在处理时间为6 min时,既能有效抑制杂菌的生长,又能使长菌量达到较高水平。 2.2 不同温度对菌落直径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当温度为5 ℃时,菌根真菌菌落停止生长。随着温度升高,菌根真菌的菌落直径逐渐增大,当温度升高到25 ℃时,菌落直径达到最大,为原来的4.71倍。当温度继续升高时,菌落直径开始逐渐减小。数据表明,温度对菌根真菌生长影响显著。 2.3 培养基pH对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当pH 2时,菌根真菌停止生长。随着pH的增大,菌根真菌的生长速度逐渐提高,当pH达到7时,菌落直径最大,为4.98 cm。当pH继续增大时,菌落直径开始缓慢减小。当pH为5~10时,菌落直径变化不明显,表明pH对菌根真菌的生长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不显著。 2.4 培养基P浓度对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图5表明,在不同浓度P条件下,菌落直径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差异不大。当KH2PO4和K2HPO4分别为0.50 g/L和1.00 g/L时,菌落直径最大。 2.5 培养基C源对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由图6可以看出,在不同C源条件下,菌落直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当C源为葡萄糖时,菌落直径最小;当C源为可溶性淀粉时,菌落直径最大,比C源为葡萄糖时的菌落直径大0.43 cm。数据表明,不同C源对菌根真菌菌落直径的影响存在差异。 2.6 培养基N源对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不同N源条件下,菌落直径差异较为明显。当尿素为N源时菌落直径达到最大,当氯化铵为N源时,菌落直径最小。数据表明,不同的N源对菌落直径产生不同的影响。 2.7 菌根共生体系建立 通过对樱桃苗根系侵染率及植株成活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施加菌根真菌的根系侵染率为27.1%,对照组为0;施加菌根真菌的植株成活率为86%,高于对照组的73%。分析结果可知,该菌根真菌经过分离培养仍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以显著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3 讨论 通过用PDA培养基、PDA-抗生素培养基、MMN培养基分离该菌发现,三者对该菌的分离具有明显差异。其中,MMN培养基可以有效减少杂菌的感染量,而PDA培养基和PDA-抗生素培养基杂菌感染量均较高,并且MMN培养基能够明显促进该菌的生长,具体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HgCl处理时间对根系感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在6 min内能明显减少杂菌感染量,当超过6 min时,这一作用不太明显。与此同时,处理时间也影响该菌的生长,在处理时间较短时,由于杂菌较多会直接影响到该菌的生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杂菌感染量减少,促进该菌生长,但过长的处理时间可能会杀死根系内部的真菌孢子,导致该菌生长减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