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分析
2.1茶条木植株生长受到的影响
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与水分胁迫程度的不断降低,在HD、MD和RW3种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植株株高与地上基径增量呈上升趋势,其株高增量(cm)依次为50.24、25.16、10.75,地径增量(cm)依次为0.35、0.19、0.03。在HD情况下植株株高与基径增量最大,RW情况下植株株高与地上基径增量最小。相关数据分析表明,RW情况下的株高与地上基径增量分别与MD和HD情况下具有明显的差别,这说明了植株生长受水分影响较大,植株受到的胁迫与抑制呈正相关关系。
2.2 茶条木叶片相对含水量受到的影响
根据对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情况进行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的试验数据显示,HD、MD、RW第15天的数据分别为83%、85%、90%;第30天的数据分别为82%、84%、87%;第45天的数据分别为70%、73%、84%。这表明水分胁迫越严重,茶条木植株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就会越低,而且植株受到水分胁迫时间越长,其相对含水量差距就越大。
2.3 茶条木叶片叶绿素含量受到的影响
随着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情况与胁迫时间的长短变化,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也发生着明显变化:从胁迫试验开始到试验结束,在不同程度的胁迫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有明显变化,RW情况下茶条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很明显高于MD与HD2种情况,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MD与HD2种情况下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不断下降。这也说明了土壤中含水量降低,使茶条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植株的光合作用减弱,最终导致了植株株高与地上基径的长势缓慢。
2.4茶条木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受到的影响
在胁迫时间不断延长的情况下,茶条木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会随着3种不同程度(依次为HD、MD、RW)的水分胁迫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在3种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的15天测定数据(mg/g)为分别为13、16、22,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茶条木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出现增长趋势;在3种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的45天测定数据(mg/g)分别为12、10、3,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增长,而茶条木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
2.5茶条木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受到的影响
在3种不同含水量(依次为HD、MD、RW)的水分胁迫试验后的15天,测定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分别为0.03、0.026、0.022,表明茶条木的叶片中丙二醛含量会在胁迫程度减弱的情况下而降低,在15天与30天的试验数据中显示,各种胁迫情况下的丙二醛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45天的测定数据显示:MD情况下丙二醛含量出现最高值,为0.1nmol/mg,而HD和RW2种情况下的丙二醛含量相对较低,并且HD比RW显示的数据更低。这就表明了,一定时间的高强度水分胁迫会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
2.6茶条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受到的影响
在进行各种程度的水分胁迫试验时,茶条木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在胁迫时间的延长下呈现先降后升趋势,说明水分对可溶性糖含量积累有一定的影响。15与30天各情况的测定数据呈明显下降,平均下降10%左右;45天的含量数据进行对比显示出含量明显增长,是30天测定数据的4倍左右,而且RW情况下测定的含量明显低于HD与MD这2种情况。
3总结
喀斯特生境模拟试验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与时间的延长,植被均会受到抑制,表现出生长、生理特征的变化,适应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这些试验将会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改善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雄,何寻阳,王惠群.喀斯特生境模拟对其典型恢复树种茶条木生
长和生理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3(9)
2 何跃军,钟章成.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适生植物的生理生态学
研究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