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农业论文 >

食用菌菌渣基础特性分析(2)

时间:2014-09-10 09:23 点击:
2.2菌渣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建立了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表3)。结果显示,粗纤维与有机碳、粗纤维与Ca、粗纤维与灰分、有机碳与灰分、全磷与汞以及汞与铅之间相关极显著,相

 
  2.2菌渣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建立了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表3)。结果显示,粗纤维与有机碳、粗纤维与Ca、粗纤维与灰分、有机碳与灰分、全磷与汞以及汞与铅之间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75、-0.97、-0.97、0.86以及-0.85。
 
  粗纤维、有机碳、灰分两两的相关均极为显著。粗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同时还含有木质素及混入极少量的含氮物质,因为菌渣中的有机碳也包含了粗纤维中的有机碳,所以这两种组分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栽培原料中各组分的配比差异较大,因为原料中粗纤维与有机碳之间的比例会随着原料组分配比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并且随着食用菌的生长,这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还不断地发生变化,实际的测定结果显示两者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这很值得对栽培过程中粗纤维和有机碳之间的变化关系、两者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的转移途径以及转移量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降低菌渣中粗纤维和有机碳的含量,实现更大的生物转化率,进而达到减少对环境影响的目的。
 
  有机碳与灰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97,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根据此关系,以后在测定菌渣成分时,若已测定了有机碳含量,那么可以在一定的置信度下估算出灰分的含量,省去了繁琐的测定过程。因为灰分是指将样品灼烧,使有机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挥发散失后,剩余的不可燃部分。因此就比较容易理解有机碳与灰分之间的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菌渣中有机碳和灰分的来源主要为栽培原料中的各组分,对于不同栽培原料,各组分会有所不同,相应的有机碳与灰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也会有变化,结果却显示两者的相关性如此好,应该是在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全磷与汞的相关系数为0.86,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汞的变化范围相对集中。虽然菌渣中全磷和汞的绝对含量都不高,但是相关性却非常强,能够很好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极有可能是磷和汞的来源类似。结合栽培原料的组分配比,可以推断磷和汞主要来源于栽培原料中的过磷酸钙。根据全磷与汞的这种线性关系,就有可能从限制菌渣中全磷含量入手,达到降低菌渣中重金属汞的目的。
 
  2.3菌渣中重金属残留量的污染分析
 
  将菌渣中重金属含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中鸡、猪配合饲料卫生标准进行对比发现,就铅、镉含量而言,除样本25003的菌渣符合要求外,其余样本皆超标;汞含量所有菌渣样本均超标;样本25005铬超标;砷含量所有样本均符合标准(表4)。因此10种菌渣均不可以直接用于饲料,因为菌渣中的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危及人体健康。结合上述菌渣基础特征的分析,应该在栽培食用菌过程中,根据不同重金属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便有效控制菌渣中重金属含量。
 
  3结论
 
  1)含量较高的灰分、有机碳、粗纤维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粗纤维与有机碳、粗纤维与Ca、粗纤维与灰分、有机碳与灰分、全磷与汞以及汞与铅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75、-0.97、-0.97、0.86以及-0.85。
 
  2)根据指标间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在栽培食用菌过程中利用某些指标含量控制其他指标含量,应对具有良好相关性的指标的转移途径、转移量做进一步研究,以期能够降低菌渣中相关指标的含量,实现更大的生物转化率,同时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3)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有铅和铬,所有菌渣样本汞均超标,铅和镉只有25003样本不超标,其他样本均超标,故菌渣不可以直接用作饲料。
 
  参考文献:
 
  [1]卫智涛,周国英,胡清秀.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J].中国食用菌,2010,29(5):3-6.
 
  [2]王建忠.平菇菌糠生物有机肥在保护地番茄上的应用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762-1764.
 
  [3]张庆桥,薛占永,于国杰.棉子皮平菇菌糠在肉羊育肥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13-4315.
 
  [4]王艳荣,王鸿升,张海棠.菌糠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及使用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96-2699.
 
  [5]吕亚军,张永弟,李浩波,等.不同种类菌糠组成全价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的饲喂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04,13(1):9-13.
 
  [6]孙素青,原少锋.菌糠饲料的研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4):96.
 
  [7]宁康健,应如海,钟德山,等.蘑菇菌糠饲养肉仔鸡效果的研究[J].中国饲料,1994(12):33-34.
 
  [8]钟德山,彭光明,应如海,等.蘑菇菌糠饲用价值的研究[J].中国饲料,1994(8):19-21.
 
  [9]赵桂云,龚振杰,陈欢.平菇菌糠替代木屑栽培茶薪菇和黑木耳[J].食用菌学报,2009,16(3):36-38
 
  [10]周松林.菌渣的利用——生产燃气[J].食用菌,2002(1):6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