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农业论文 >

洞庭湖生境破坏的生态伦理学研究

时间:2014-07-14 14:22 点击:
摘要:指出了洞庭湖的治理对于湖区1000多万人口乃至湖南全省的经济与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面对湖区面积逐年减

  摘要:指出了洞庭湖的治理对于湖区1000多万人口乃至湖南全省的经济与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面对湖区面积逐年减小、水质污染、泥沙淤积、湿地景观破碎化、鱼类资源与水鸟数量锐减等问题上,人类的行为更是直接影响着洞庭湖的生态平衡,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应如何保护洞庭湖,旨在帮助人类履行保护湖区的生态平衡及其环境保护的责任。

  关键词:洞庭湖;生境破坏;生态伦理学

  1引言

  在21世纪初,以西方为中心的生态保护主义,掀起了新一轮的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风潮。许多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而回归自然在当今社会也将成为人类文化和生活安定的核心问题。所以研究生态伦理学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其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洞庭湖概况分析

  洞庭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其生态意义不言而喻。洞庭湖地处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素有湖南“鱼米之乡”之称的洞庭湖,是湖南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淡水鱼基地。湖区人口占全省人口1/9,面积约占全省的15%,棉花占2/3,商品粮和淡水产品占1/3,芦苇产量则占全国的1/2。

  洞庭湖属浅水湖泊,是一个淡水江河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它不仅具有调蓄滞洪的功能,也是具生物多样性的资源宝库。它的湖水消落区占全湖的50%以上,主要为浅水水体、渍水低位田和过水洲滩3种类型的湿地。特别是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西、南洞庭湖,也是我国典型的湿地景观,几乎拥有淡水型湿地所具有的各类生态类型。洞庭湖水体孕育繁衍了许多中亚热带地区水生生物物种,堪称生物物种基因库,常见的水生和湿生高等植物就有400余种,广泛分布于洲滩的荻群落、芦苇群落,面积达到730km2。湖中栖息鱼类130余种,其中不乏中华鲟、鲣鱼、鳗鲡、白鲟、银鱼等珍稀名贵鱼类,在世界上仅存的5种淡水鲸之一白暨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江豚的数量同样岌岌可危。洞庭湖区作为“候鸟的天堂”,已发现珍稀候鸟鸟类有258种之多,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就有7种。

  洞庭湖不仅有宝贵的动植物资源,而且是一处人文旅游胜地。湖中岛明、朗二山是洞庭湖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有两处原始社会遗址和多处东汉砖室墓、西汉墓和战国墓现在的明、朗二山是湖南省目前仅有的专业渔村。区内沅江市的洞庭博物馆是全国收藏文物最多的县级博物馆,收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56件,有齐白石等名人字画1000多幅。另外,散布在这一湖区周边的旅游景点也各具特色,像是“世外仙境”桃花源,“魅力公园”君山,划船吃鱼的龙山,还有独树一帜的岳阳楼。

  3湖区生境的破坏现状

  近年来,人们开始大量肆意侵吞洞庭湖资源,占湖扩建楼房,一些珍惜物种的生存境地进一步萎缩,昔日的母亲湖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威胁到了湖区的居民生活。

  31湖区面积逐年减小,泥沙淤积

  单从水域面积的历史演变来看,洞庭湖的变化历经沧桑,历代的自然因素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垦行为的作用下,导致洞庭湖的水域面积不断减小。魏晋南北朝时,洞庭湖区湖泊总面积由6000km2到唐宋时期的3300km2左右,元明时期,洞庭湖面积有所回转,进入清朝末年,进一步萎缩,到2003年湖泊面积已萎缩至2625km2。人们对土地的贪婪和渴望正在一步步侵蚀着整个洞庭湖。

  而且洞庭湖连通四水、襟带长江,洞庭湖以北的四口河道支叉众多,水流分散,输水输沙能力低,来自四口的泥沙只能沉积在湖盆中,洲滩渐多,湖泊蓄洪能力减弱,对该地区的防汛、水资源利用以及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湖区围湖垦殖活动虽已得到严格控制,但泥沙淤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仍困扰着洞庭湖地区的人民。

  32水质污染加重,湿地景观破碎化

  20世纪80年代开始,洞庭湖区的工业发展迅猛,水质污染也愈加明显。洞庭湖的主要工业如造纸、纺织、化工、酿作等企业加上农业和居民生活废水的排放,都加剧了湖区环境承载负担及水质量的恶化。同时,三峡工程的运行也大大影响了湖区的水质,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文与泥沙情势也受到一定影响,一方面由于水量的减少,洞庭湖换水周期延长;另一方面入湖泥沙量减少,水体透明度增大,水体中的光合作用增强,则影响富营养化的藻类繁殖能力增强。根据各方数据和现实情形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确实有加重的趋势。

  湿地有蓄水防洪、排污清毒的作用,具有非常独特的生态功能,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但长期以来,我们简单地将湿地等同于荒地、荒滩。景观破碎会导致地方性种群灭绝,很多珍稀物种都再找不到踪迹,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被分割。加上围湖造田盖楼,种荻苇、杨树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浅水湖沼和洲滩的沼泽地干涸,沼泽湿地逐渐转为陆地,改变了湿地所独有的特质,湿地生物所依赖的景观生态系统格局分裂,损害了物种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不仅仅是淡水湖泊的生物,甚至是当地居民都将面临不可挽回的灾难。

  33鱼类资源与水鸟数量锐减

  洞庭湖水产类的产量一直在市场占有很大份额。湖区市场对小龙虾和河虾的年需求量非常大,每年3、4月份,小龙虾开始在洞穴内产卵,虾苗在洞内孵化长大后进入湖区生长。由于近年大旱,小龙虾和河虾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威胁,而且捕捞上来的鱼越来越低龄化、小型化,根本没有繁殖再生的机会。2007年,洞庭湖曾在8月份有过一次枯水季节,存活的鱼苗大批死亡,特别是黄鸭叫、银鱼等鱼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产量锐减,直到3年后才恢复正常。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